当前位置: > 读书
金石书院重光
【发布日期:2024-02-28】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郑志忠】

   正月初八,正月的第一个逢八日,又称顺星节。金石书院在顺星节重光,貌似在夜晚里点燃了108盏灯花,成为文化传承之灯、文化浸润之灯、文化绵延之灯,也必将成为熏陶培育新时代青年的文化滋养之灯,因为她能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光芒点燃你的心灯。正如仙游一中校长黄桂福所说的,金石书院是仙游重教之隆、办学之盛、学风之兴的有力见证,承载着仙游文人的精神寄托与理想大志,激励后人勤学奋进。如今金石书院已跨越时光的风雨,重现碧瓦朱甍之姿,为一中校园增添了一抹浓厚的研学气息,进一步弘扬了一中厚重的文化底蕴。

   是日,我前往金石书院,一路上阳光朗照,天气晴朗,预示着这一年稻谷丰收,因为民间传说农历正月初八是谷子的生日,俗称为谷日节。我想此日播种,他日必定硕果累累。来到了金石山登临处,一块石头北面篆刻“金石山”三个大字,其东面篆刻着明尚书郑纪的诗——“载酒临金石,登高逸兴开。闲穿松下屐,拼醉菊前杯。城飚吹花去,山云带雨来。何须寻海外,此地即蓬莱。”在郑纪心目中金石山胜过蓬莱仙境。

   兴之所至,我拾级而上,金石山上有亭翼然,东侧双柱刻有“亭立金石遥瞻星斗焕文章,园依兰水长毓春波滋桃李。”绕亭一圈观赏,三副对联撞亮了我的眼眸——南西北三侧双柱刻有“有亭翼然蜚山增色,弦歌悦耳兰水长流。”“金石玉振多奇气,石破天惊富梓材。”“敲金戛石校风远,立地顶天景色新。”“石篆敲金戛石,巅有文魁阁”,遥望校园四周,风景幽雅清秀,文化底蕴深厚弦歌不辍,教泽绵长,已然是仙游文化教育的发祥地之一,以其悠久深厚的文化积淀而名闻遐迩。县志记载:金石山负山带溪,大蜚山屏其后,木兰溪面其前,“俯视烟村,历历如缋,构阁其岭,文魁斯在。芝苑英华,雍容进退,戛石敲金,鸾鸣玉佩。”

   清末手抄本《仙游乡土志》将金石山的点睛之笔“魁阁晴涛”排列在仙游“四大景”之后,可见金石山在仙邑古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两百多年来,金石书院弦歌不绝,从未中断过办学历史,据清乾隆《仙游县志》记载,金石书院位于县城北隅金石山上,为合院式的单层纯木结构,建筑风格为明清风格。清乾隆十四年(1749),知县陈兴祚首倡设立金石书院,为仙游县唯一官办的书院。清光绪廿八年(1902)废院事、立新学,改办官立金石小学堂,是省创办最早的三所新学之一,后演变为仙游一中前身。这座书院,如同一盏恒久闪烁的明灯,历经风雨依然璀璨夺目,默默照亮着一代代莘莘学子,照亮着仙游这座千年古邑的每一个角落,给万千生民以充沛的精神养分。

   然而,原金石书院一度湮灭在纷飞战火中,令人惋惜不已。恰逢仙游一中120周年校庆,一位名叫张国锋的94届校友,时刻铭记“敲金戛石”的百年铭训,本着“参天之树,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的初心,从捐资给母校1000万元中划拨出380余万元,作为定向捐赠项目来重建金石书院,延续原书院规制及风格,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墙体采用砖墙,门窗及装饰构件采用木构,既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又最大限度延续历史文脉。

   在当天仙游一中金石书院启用仪式上得知,新书院总面宽23米,总进深19.1米,建筑占地面积439.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45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二层、连廊为一层,设置有讲堂、展厅、阅览室、学术研究室、书库、接待室等。“藏”在仙游一中校园里的金石书院,经过十个多月重建后终于正式揭牌了。

   金石书院的启用是对思想的敬意,对文化的礼赞。金石书院右侧有宋朝少师傅楫的读书处,《闽书》云:“金石山为登临处,以宋傅楫读书于此得名。傅楫,字元通,仙游人。徽宗即位,历监察御史、中书舍人。”为纪念傅楫读书处,由傅楫之子傅谦受于公元1126年奉旨修建万寿观,现为仙游一中校史馆;金石书院左侧为南宋理学大师朱熹设帐讲学处,旁边有一中图书馆;由此形成了集展、游、学、研于一体,今后还能创新推动“书院+图书馆” 模式,打造集讲堂和阅读为一体的学术讨论空间,承载着教育教学和文化传承的使命。学生们可以在此尽情学习国学经典,参加书法、经书、六艺等活动,将金石文化精神发扬光大,不断铸就新的辉煌。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