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朋友跟他妻子同岁,他俩比大儿子大20岁,刚好他们的大儿子大儿媳又是同岁。这样,在老两口70岁“做十”的时候,他们的儿子儿媳正好是50岁“做十”,于是就有了“两代四寿星”的喜事。 “做十”是本地民间的传统习俗。说到这里,有必要先解释一下数词“十”的方言读音,其文读音读同方言“实”,其平读音读同文读“舌”。但在仙游的大多数地区,分化为两种平读音,表示多位数的“十”位(如“十几”“几十”之“十”)时,读本音(即读同“舌”);而表示“九加一”之数时,则读同方言“涉”。不过,在“做十”一词,莆仙读法相同,其“十”均读同文读“舌”。 “做十”属寿庆范畴。具体为50岁(虚岁)起的逢“十”寿庆,也就是说,人要活过50岁才有所谓的“做十”,并且以后也是逢“十”才“做十”。“做十”不对应生日,在仙游约定俗成地以正月初三为正日。所以,“做十”不同于汉语之“做寿”或“做生日”。 “做十”在口语运用中,可以指年岁逢“十”,也可以指主人家依照俗例为逢十老人举行寿庆活动(莆仙方言说法如“做十办酒”——办寿宴),还可以指亲友的祝贺行为,莆仙方言说法如“给某某人做十”。 传统“做十”(尤其是50岁初“十”)人家都会举行“谢天地”仪式。子孙们把父母或祖父母的“做十”作为重大家事来操办,除了“谢天地”,还要备办寿宴等。已出嫁的女儿要“办盘”归宁祝寿,其他亲友则用“礼篮”装上线面等登门祝寿。所以,“做十”的礼俗主题是感恩、孝道和敬老。 “做十”一般是“十”越多越难得,百岁人瑞之“十”,富有传奇色彩。但是,民间传统上最在意的还是50岁之初“十”。这是因为,一些地方传统礼法规定,没活到50岁死亡的,其遗体不能上厅堂。而“厅堂”是民间供奉、祭祀祖宗和举行婚嫁仪礼的地方,上不了厅堂就意味着不能正式成为“祖公”。另一方面是,旧时人们生活劳苦,医疗条件差,平均寿命短,能活到50岁并非寻常稀松之事。所以,能达成“上厅堂顶做祖公”目标的50岁初“十”,被民间视为是特别喜庆的,因而郑重其事。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民间在“做十”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相当于“做准十”的“做九”(亦称“做假十”)习俗,即于逢“九”之岁提前“做十”。形成这种习俗的文化背景很复杂,但肯定离不开两个主导因素:其一是前人认为人生能活到50岁不易,其二是民间有逢“九”之年为运气不好的年份的观念,因而提前一年享受“做十”待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