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书
兆云说项
——读钟兆云《公仆榜样》
【发布日期:2024-03-06】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杨健民】

  收到钟兆云寄来的《中国作家》2023年第12期,不待打开,封面要目赫然有他的作品《公仆榜样》。

  对于项南,我们这一代人并不陌生。1981年初,我已经从厦门大学毕业分配到福建社科院工作刚满一年,就听到项南就任福建省委书记的消息。项南一路向南,“少小离家老大回”,带着“第二次革命”的伟大使命,来到与广东同时“先行一步”、既有经济特区又有雷区的福建,真乃天降大任。

  项南来到福建的第七天,在经历了听会、找在家的书记们交流和看简报之后,第一次在省党代会上发表了讲话:《谈思想解放》。他将头上的鸭舌帽往桌上一放,一个个问号像气泡一样冒出。这位福建的“掌门人”首次发声,整个会场掌声不绝。那几个问题至今让人振聋发聩:还有没有“左”的错误?还有没有派性?还有没有不正之风?“特殊政策”特殊在哪里?“灵活措施”灵活在哪里?

  钟兆云以报告文学作家的口吻,对此作了生动而详细的描述。首次发声之后,项南开始了第一场破冰式的调研。调研到漳州市(当时为龙溪地区)时,曾任东山县委书记、时任龙溪地区行署副专员的谷文昌因病不幸去世,享年65岁。项南带着省委两位同志到医院告别,他叮嘱随行的《福建日报》记者,要在省报头版发消息,不能低于六百字。稿成,项南亲自审看,将原标题“龙溪地区副专员谷文昌同志去世”改为“为东山人民造福的谷文昌同志去世”。在他眼里,什么是“为人民”?哪些人在“为人民”?谷文昌才是真正的“为人民”。

  在《公仆榜样》里,钟兆云描述了项南的许许多多重要作为:如何走在时间前面,突破责任制重围?如何念“经”画“花”,谋划在“海防前线”和台湾展开经济竞赛?如何大念“山海经”?如何“权放一格”、引进外资,如何打开特区“血路”?如何在阵痛中推进改革,解剖“麻雀”扔“包袱”?如何为国企“松绑”,让“包”字进城,端掉“大锅饭”?如何建立“福日”公司和闽东电机?如何打“台球”和“侨牌”?如何打造生态民生,消灭“森林赤字”,从“林业第一包”到“林改第一县”?如何推动全国水土治理的“长汀经验”?如何推进民营经济一枝花“晋江经验”?如何情注“中国扶贫第一村”,拉开脱贫攻坚序幕……所有这些,都是项南在福建短短几年之间的所作所为。他不折腾,只是不顾一切地同“左”的思想作斗争。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这就是作为“公仆榜样”的项南。

  在我的记忆中,有件事情印象尤为深刻。那就是1984年3月21日,福建省企业管理协会在福州二化举行厂长经理研究会(后更名为福建省企业家协会)成立大会。福州二化厂长汪建华等集思广益,形成了一封代表55位厂长、经理心声的呼吁信《请给我们“松绑”》。这封信于3月23日交到项南手里,第二天,呼吁信连同项南亲撰的“导语”,在《福建日报》头版头条全文刊登,引起了强烈反响。我父亲当时在福州二化工作,他跟我谈起那封呼吁信。后来我遇到了汪建华,他满怀深情地说:项南真是一位好书记。

  钟兆云是一位出色的报告文学和传记文学作家,长期以来致力于对革命英雄和先贤的研究和撰著。对于项南,他以崇敬之情诉诸笔端,坚守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底线,努力还原一个真实的崇高的项南形象,为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改革开放的文学记录和历史记录。

  兆云说项,做了三十多年的材料收集、采访笔录准备。在钟兆云众多传记和报告文学作品中,“说项”无疑是一个催人泪下的创作。他写的《项南:一个撑伞的人》,被《新华文摘》2021年第5期转载,并上了封面要目。项南的硬汉本色和铁骨铮铮的气度,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作为一位政绩卓著的改革家,项南的所作所为只有两个字:实干。实干让他心怀人民、造福百姓,实干让他真挚坦荡、不屈不挠,实干让他不计名利、恪尽职守,实干让他一心为公、不擅自护——这无疑是一位“非常之人”。项南留给我们的形象,在钟兆云笔下显然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不啻是致敬,这部作品更是以别有韵致的书写,献给了一位丰碑式的人物。我一直觉得项南具有一种超轶绝尘的神韵,至今不少人难以望其项背。

  作为一部报告文学作品,钟兆云始终以一种介入式的坦诚心态,将历史事实和人物细节完美地结合起来,深度触摸了所有的素材。由于某些历史的原因,报告文学作品在处理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关系上面,有时就需要“戴着镣铐跳舞”。我觉得,钟兆云在处理报告文学的人物关系时,思路始终是清晰的,他没有被某些历史事件牵着脑袋,而是驮着人物内心的心路历程,一路描述下来。他一直被项南的人生经历紧紧缠绕着,我相信他一定写得很重,并且时有隐痛深于内心,但他却以一种“静谧的激情”,将一颗正直的灵魂端到我们面前,让我们体会到灵魂相望的感动。

  触碰项南是不容易的,因为描述项南是既坦然又沉重的,需要极大的精神支撑。项南带给我们的是巨大的思想量级,是人生和视野里那一道“神圣之光”。钟兆云的视角是多重的,他满怀着感动和荣耀,看到了项南身上所映射出来的“生命的意义”——这个意义只能是项南的人生经历,是他的所作所为,也是他经验生命的方式。对于钟兆云来说,项南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人物,而是一种活生生的“生动的在场”。所以,在钟兆云的笔下,就有了那么多关于项南的生动情节和细节,就有了那么多关于项南的精神闪光之处。正是如此,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信仰中战斗”的项南,一个不折不挠、为人民也为人心的项南。

  书写项南,需要有还原事实、坚守底线的勇气和胆识,以及省察人生、反思历史的灵魂深度——这两点,我想钟兆云是做到了。当年在雅典法庭,苏格拉底留给我们的临别赠言只有两点:生或者死。一个人怎么生,怎么死,都具有其自身的生命内容和价值期许,都具有各自的生存境界。如今,斯人已去,项公留给我们的背影依然那么厚重——这就是公仆的榜样,因为他把灵魂留在了高处。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