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从银岩溪桥碑看清乾嘉两朝兴泰山区教育
【发布日期:2024-03-07】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陈震辉】

  银岩桥位于游洋古邑游洋村与双峰村之间的“虎溪”上,“虎溪”是古游洋溪的南支流。游洋溪与象溪汇合后注入永泰县大樟溪,最后注入闽江。

  银岩桥,因山而名。《重刊兴化府志》载:“银岩山,又名白岩山,去兴化县旧治五里。缘峡而下,有怪石生崖间,硒码玲珑,色黄白,质不甚坚。好事者攀危涉险,凿而出之,以养菖蒲。新志谓,今崖路倾塞,故不可复至矣。”

  银岩桥始建于宋代,《八闽通志》载:“银岩桥,在兴化县址西南,宋知县施禹(1127-1130年在任)功建。开禧元年(1205年),迪功郎伊鼎重建,未就而没。三年(1207年),知县陈嘉始成之。”

  据乾隆《仙游县志》:“特奏名进士伊鼎,监南岳庙(管理寺庙道观的官员)。俱庆元五年(1199年)已未。”伊鼎虽建桥未就而亡,但他以一己之力倡建桥梁,其功不亚于官府。

微信图片_20240306153449.jpg

  到了清代,银岩桥再次重建。据清乾隆《仙游县志》载:“银岩桥,在兴泰里五蓬。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生员王佐章、赐监生章炳、章焕仝倡建。”

  银岩桥现已淹没水库底部,但四块清代桥碑被重新安置在“东坡岭”上。石碑记录了银岩桥清代两次捐建功德,一为乾隆32年(1767年),一为嘉庆11年(1806年)。两次主要倡捐人都冠以“宋重修银岩桥赐进士伊讳鼎裔孙”的名号。

  据统计,乾隆32年(1767年)重修捐款者中,太学生49人,庠生23人,文林郎1人,乡进士(举人)1人;嘉庆11年(1806年)重修捐款者中,太学生67人,庠生35人,文林郎3人。比较而言,39年中,增加太学生18人,庠生12人,文林郎2人。

  分析两块石碑所刻捐款人姓氏,乾隆32年主要涉及17个姓氏,以王、林、陈、温、徐、苏为主。嘉庆11年那次涉及姓氏多达49个,全部存续至今:

  黄郑吴邱张、官谢章陈伊、林邹赖徐岳、 杨李胡孙翁、周苏王刘郭、柯曾罗何易、 温蒋董蓝洪、余尤许连蔡、唐戴马梅方、 康叶侯芦(疑为卢)

  上述桥碑出现的49个姓氏,在今仙游县游洋、石苍、钟山三乡镇都能找到对应聚居点。一些非主流姓氏,如官、邹、易、康、梅、侯等居民主要分布在钟山镇境内。可见,捐款人应该是银岩桥的主要使用者,也就是附近几个村落的居民——游洋镇的游洋村、梧椿村、双峰村;石苍乡的五湖村、石苍村、石阳村、潭头村;钟山镇的梅洋村、麦斜村、香山村等。可以说,这条桥辐射的范围不是太大,主要是位于“虎溪”以西、以南的居民往来旧游洋镇(兴化县政府所在地古邑),必须跨越“虎溪”天险的居民,涉及今游洋镇南部、石苍乡西南部、钟山镇北部等区域,这一点可以从捐款僧人的来源得到佐证。乾隆32年僧人捐款者有:古寺大乘、麦斜旭瞻、北山当机、太平妙华、虎溪瑞芙、麦斜允文、古峰子贡。古寺,也称古峰寺、五峰寺,在今石苍五湖村;麦斜,为今钟山麦斜岩寺;北山,在今游洋金石渭坑北山岩上;太平,今游洋村太平寺。嘉庆11年僧人捐款者多了一个“虎溪”,即今游洋梧椿村虎溪寺。

  古籍《仙溪试录》记录自明天启六年(1626年)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共322年间,仙游县县学和府学录取情况(有些年份资料缺失)。从乾隆元年(1736年)起,每次录取名单下方标注生源地。比如,以“永”字代表“永兴里”、“化”代表“善化里”、“太”代表“兴泰(太)里”、“兴”代表“兴贤里”等。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定为4乡为14里后,从此没有变化过:功建、孝仁、仁德、善化、兴贤、万善、文贤、折桂、安贤、永兴、兴泰(太)、香田、慈孝、连江。

  据乾隆《仙游县志》载:“兴泰分古县(兴化县)之半,萃仙都之奇。鲤湖尚矣,而麦斜为樵谷幽栖,菜溪为聘君旧隐,迹斯敻哉。其地距邑之东北,延袤百里,四方各有高岭如悬几。然小沽水北流永福,香山东亘莆田。五蓬、济川、象峰、高平,相与云蒸霞蔚。居民质朴,乐诗书而安素业,有渔仲、惠叔之风。里在县治东北八十里。东至莆田县界,西南至安贤里接壤,南至折桂里接壤,北至永福县界。”由此可知,兴泰里所辖范围基本上相当于今菜溪乡、石苍乡、游洋镇、钟山镇4乡镇范围。

  统计乾隆元年(1736年)起至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86年间,兴泰里共录取县学77人(含岁取进、科取进)、府学18人;分别占全县860人的9%和258人的7%,前者高于平均数(61人),后者刚好等于平均数(18人)。若统计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至嘉庆十一年(1806年)间的39年,也就是两次竖立桥碑间的时长,县学录取39人、府学13人,占全县8%和9%,均高于同期平均数(34人和10人)。

  通过石碑捐款人姓氏、分布村落、不同层次教育程度和人数的粗略统计,结合《仙溪试录》记载的数据,可以反映出清代乾隆、嘉庆二朝,以游洋镇为中心的山区人口教育状况。总体来讲,兴泰里人是非常重视教育的,并且成果斐然。这对于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因人口过少而被拆分的兴化县故地来讲是匪夷所思的。裁撤兴化县时,兴化县全县仅剩300户461口,仙游分得150户231口(《兴化府志》卷十·户口)。直到清初,番薯高产作物引进推广,旱地得到利用,兴泰里人口开始猛增。

  但即便如此,兴泰里山区的绝对人口数也不会太多。据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仙游县志》记载:“乾隆元年,本县民丁口,共14493。视雍正十年增丁口95。乾隆六年,本县民丁口,共14590。视乾隆元年,增丁口97。乾隆十一年,本县民丁口,共14618。视乾隆六年,增丁口98。乾隆十六年,本县民丁口,共14768。视乾隆十一年,增丁口80。乾隆二十一年,本县民丁口,共14853。视乾隆十六年,增丁口85。乾隆二十六年,本县民丁口,共14943。视乾隆二十一年,增丁口90。乾隆三十一年,本县民丁口,共15041。视乾隆二十一年,增丁口98。”乾隆初期的人口普查大致是5年一次,赋税丁口的统计相对准确、权威。可见,乾隆初期的30年间,丁口增长十分缓慢以至于停滞状态,全县年均增长只约20口。

  众所周知,兴泰里山区面积虽大,但是地广人稀,人口绝对不会比平原区的折桂里、善化里、香田里、连江里等里多。以平均数算,乾隆三十一年每里丁口约1074人。根据柯剑雄教授《中国古代人口论》中的统计法,古代每户(每丁口)平均6人算,兴泰里当时人口约6500人。

  按照教育层次分布规律,私塾童生、各级庠生至少是3:1的比例。可以推测,当时每百人(全部人口,非单独丁口)接受不同层次教育的比率或许会达到3%-4%左右。若只单纯讲到识字率,则还会高很多。据学者研究清代男女比例基本平衡,而古代男性才有接受教育的机会,那么当时兴泰里适龄男性接受不同层次教育的比例可能高达8%-10%,这远远超出今人认知。

  那么,兴泰山区教育是如何实现这个数据的呢?

  首先,今游洋村是古兴化县(979-1448年,1313年治所搬到广业里湘溪)的政治、教育和文化中心,兴化县历史上管辖的区域相当广大,包括今菜溪乡、游洋镇、石苍乡、钟山镇、大洋乡、庄边镇、白沙镇、新县镇以及永泰南、福清西北少量的区域,东西广160里、南北袤50里、周围265里。明代周华《游洋志》说:“(宋兴化县)山川清秀,林木蔚荟,民居稠密,地气精灵,而百族殷殷饶厚,故家诗书而户礼乐,虽或僻在万山之中,而人文之盛,于兹独最。”据《兴化府志》载,宋代兴化县户口多时达4000多户,2万多人。宋元时期,兴化县地跨永泰、莆田、福清和仙游4县,区域内多元的人文交流,奠定了明清兴泰里文化教育的深厚底蕴。

  梁陈时期,郑庄、郑淑等人就开始在兴泰里山区一带传学。唐代,兴化县前身的游洋镇和百丈镇,出现了郑积、史宾、詹万钟、郑方迕、郑朗、郑璩、金鲤等进士。据明代周华《福建兴化县志》载,故兴化县在宋代进士89人、特奏名进士和诸科42人、童科4人、恩赐进士1人、其他10人,共146人。其中有萧国梁、郑侨、黄定三人在七年内连中三科状元。(宋代兴化县进士多为清源、广业一带人士,广业里更接近于平原、沿海,经济状况要比游洋好得多,以至于后来县治迁到广业里湘溪。但是同为一县,崇文重教的文化影响是一样的。)良好的教育传统、浓郁的诗书氛围、沉浸式的文化熏陶、强大的名仕示范效应,造就了兴化县宋元时期“山中邹鲁”的奇迹。《闽府志》载有诗赞:“翀峰龟岭与龙屿,三处山川实壮哉,相去其间不百里,七年三度状元来。”

  明代早期兴化县的人口损失殆尽,但是崇文重教的根脉已经深深地融入这块土地。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兴化县东并入莆田,兴化县西并入仙游。从兴化军的大人文地理上看,兴化军三县同为一体,都是教育科举大县。明代中期,原来外迁的人口又从莆田县和仙游县回流到兴化县故地,教育与科举得以迅速恢复。以游洋镇为中心的兴泰里地区的清乾嘉两朝的民众教育,正是基于这种历史大背景而发展起来的。

  其次,兴化县虽处山区,但是拥有完善而规范的县学和庞大的私人院学。据《旧兴化县学》载:“(县学)旧在兴泰里。自绍兴二年(1132年)邑宰詹卓然建于尉厅,又以其地狭隘,乃移于三圣堂东。自后创敷典堂者朱棐,新大成殿者张钧,建议道堂者黄逸,立适正坊者梁录,置书籍者陆楠,造祭器者县尉叶世美,广立、升、俊六斋者主簿周若思。学门列戟,外为泮池,池上有桥。皇庆元年(1312年),县迁广业里湘溪,学与县俱徙于县治东半里许。中为大成殿,塑先圣、四配、十哲像于内,东西两庑立先贤名位以祀焉。前为戟门,又前为棂星门,设讲堂于大成殿之后。讲堂之东西为两斋,左曰达材、右曰养正。至正二十年(1360年),寔克己来治县事,病其卑陋,修葺殿堂,恢新门庑。又偕教谕李季昌于庙之左新创东西两庑厢序,翼室为二斋,因其旧扁,为生徒肄业之地。又建神库于大殿之东,立县乡贤祠于堂之西。设射圃于学之北,中立观德堂,右盖养士廪,岁久倾圮。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教谕李杰因而重修之。正统十三年(1448年),与县俱革,凡邑造士,拨入郡庠。”可见,兴化县学的规制相当严整,而县学是培养人才最主要的途径,正规、严谨、持续的县学是人才层出不穷的保证。

  与此同时,兴泰里的私学书院发展良好。唐末,泉州教谕林有德致仕后在游洋如兰山麓开办书堂,传播教育。梁陈时,郑庄迁居浔阳(今菜溪)创办“浔阳书院”,培养了很多人才,其中成就最高者首推郑庄第13代孙郑侨,历仕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历任江南西路常平茶盐、礼部郎中兼太子侍讲、中书舍人、福州知府,官至吏部尚书、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副宰相),系光宗、宁宗两代国师,以观文阁学士致仕,卒后被追赠为太师,封郇国公,谥忠惠。郑侨为官廉洁,体恤民情,理财有方,堪称南宋一代经济能臣。兴山书院,又称馨山书院,位于游洋镇兴角山下,始建于宋崇宁年间,重建于明初,现存建筑是清光绪年间重修的,其规模相当庞大。相传朱熹曾受邀于此讲学,并有手书“养我浩气”。清代,游洋的一些富户联合创办“太平书院”(在太平寺),培养出四品县令林维新、举人林奋等。还有秀才郑重光创办的“石舟斋”,游洋乡绅在吴宅创办的“虎溪书馆”(在虎溪寺)等。这些书院依托寺院,培养了很多人才,银岩桥碑上也留有这些寺院捐款记录。

  最后,莆仙泮额之争得到较为合理的解决,康熙四十八年后,仙游学童拥有府学的六个名额。乾隆县志载《提学范光宗题稿》:“莆田、仙游二县俱系兴化府所属,府学但考取莆田童生而不取仙游童生,与例不符,相应照该学政所请‘兴化府学嗣后将莆田、仙游二县童生,酌量人才之多寡拨取可也。’”雍正二年后,县学名额也从15人增加到20人。据乾隆《仙游县志·泮额》载:“顺治十八年至康熙十年,岁科合试每取十五人……雍正二年,督学黄之隽以仙之人才日盛,题增五人,岁科各取二十人矣。”乾嘉二朝,兴泰里共有府学庠生18人,就是得益于泮额政策的修正。

  清代早中期兴泰里作为一个山区里,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生活条件相对恶劣。在这种情况下,仍能创造出较为不错的教育成效,是有其深远而复杂的历史原因的。银岩桥捐款碑所展示出来的捐款者身份,本身就是对该地教育成效的一种有意识的宣传,那就是有功名者必定流芳百世,有文化者必须彰显千载。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