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黄岩孙与《仙溪志》
【发布日期:2024-03-14】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陈震辉】

  南宋《仙溪志》是仙游最早的县志,也是中国现存的宋代五种县志之一,非常珍贵。《仙溪志》成书于宋宝佑五年(1257年),主修人是赵与泌,纂修人是黄岩孙。黄岩孙是惠安人,荫补迪功郎,宝佑二年(1254年)任仙游县尉(1254-1257年)。在任期间,黄岩孙大力发展学校、兴修水利、建设桥梁。有人嘲笑黄岩孙,说他职位卑微尽干些低俗事。于是,黄岩孙写了篇《思贤堂记》来表明心志。在记中他详述仙游尉厅的位置、规模、建筑、布置、环境、厅名、前代名尉和职责等,并阐明了对县尉之职的观点:“尉,诚卑且俗。然俗而不自为俗者,学充于事也;官卑而不自为卑者,人大其官也。”他认为,县尉的确卑俗,但不轻贱自己,不断学习也能成大事;努力践行为民勤政,定会得到百姓的认可。前任县尉段全和凌景阳,都是有口皆碑的贤德,怎能一概以“卑俗”二字来评价县尉。

  黄岩孙认为,修编方志是一种好传统,就是偏僻鄙陋的小县也该有县志。仙游在唐代为中县,到了宋代就成了望县,北宋编修的《九域志》有记载。《仙溪志》载宝佑四年(1256年)仙游户数有40000余户,人口70000余口,算是个大县了,那就更应该要有方志。但是,历史上的官方祭祀,人事更迭,都没有文字记载用以昭告后人,这是因为缺少方志的缘故。

  当时,仙游众多文士请求修编县志,知县赵与泌慨然应允,并委托黄岩孙全权负责。黄岩孙于是广泛收集各种旧闻并求证于博学之士,和学官苏国台、苏攀龙、黄尧俞等一起考究;添加郡志缺载的资料,遍访尚无流传的碑刻。可见,黄岩孙编志的素材主要来源为民间旧闻、机构档案、士子文集、郡县旧志和各种碑刻。据《永乐大典》《大明一统志》和《八闽通志》载,兴化军在宝佑五年前已有很多方志,如《莆阳图经》《莆阳志》《莆阳人物志》《莆阳比事》等。

  同时,宋人流行各种“笔记”,林光朝《艾轩集》收录有《图经序》一文,说明前志所记仙溪风物相当丰富:“又尝走石门,观九鲤湖。发少齿落,才得一问津于石所、麦斜,寒远无人之处,及由铜鼎,瞩大飞,其秀杰之状,过于他山……偶一日,道人物山川,且欲按图而求之……此图经所由出也。”可见,修编《仙溪志》是有很多郡志和宋人笔记可以参考的,这也是该志半年就能成书的重要原因之一。

  面对纷繁庞杂的资料,黄岩孙广泛收集却“简而有法”,这是编修的法度。宋人志书强调简练有法,先确定编写主题,再围绕主题选材,无关材料一概排除,以保全书简洁而不庞杂。他又强调“诞去实存”,这是讲究考据,确保材料真实准确,这是方志的生命线,只有做到事信言文,才能流传久远。先向故老采访,不行就去找碑刻核实,还不行就去找相关书籍核实,若还不行就通过情理考据法去分析解决。他又“笔诸小序,尤深致其意”,也就是在卷、章或节前写一个“小序”,介绍该部分内容并贯彻“简而有法”和“诞去实存”的精神。这些小序言简意赅,用词典雅,不啻于优美的散文篇章,今人只能叹气而望其项背。如《物产》小序:“货殖之利则捣蔗为糖,渍蓝为靛,红花可以朱,茈草可以紫。布帛之幅,则治麻与蕉、织丝以纻……用物则窠蜂而取蜜,且溶批房以蝾。灰蛎而柔竹,则蒸其屑以纸。炼铅而粉,采桕而烛。凝土而之窑,则诞埴之器通于三邑。煮铁而出之模,则鼎釜之利及于旁郡。”

  《仙溪志》选材也以“正能量”为衡量标准。提到财赋,没有夸夸其谈岁入多少。而是爱惜民力,直言“土色计产,产钱比他邑为最重”,以至于“金赋沦失,县计焦熬”。至于山川名胜游乐之地几乎不提,而以人物为重。而人物也只选贤、德、廉、能之士,否则身居高位也不收录,比如蔡京之流。诗文只收录格调高雅之篇章,否则就算辞藻华丽也不理睬。

  黄岩孙认为,通过各种典故以明辨是非,把劝诫蕴涵在精妙的言辞中,而不为了修志而修志。《仙溪志》修成后,前代一脉相承的制度顿时清清楚楚,数百年的史料欠缺一下子全补齐了,千年来的人物风貌一朝得以显露。如此这般,官员们了解了前贤的政绩就会以此为榜样,生员们听闻了庆历元佑先辈的高风亮节就懂得去发愤图强。《仙溪志》为后人留下一笔精神财富,而这种精神会代代相传。

    《仙溪志》是福建省唯一现存宋代县志,对研究我国宋代县志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岩孙官虽至卑,却能行其志于本职之外,所以文学德政冠于当时。“欲知天下士,须问仙溪尉”,这是时人对黄岩孙的赞誉。

  宝佑五年至景定四年(1257-1263年),黄岩孙任潮州教授。《潮州三阳志》载:“景定癸亥,游侯义肃(建阳人,字子敬)、教授黄岩孙重建大成殿,始易木柱以石,仍重修仪门,郡助钱五百缗,余取足于学廪之嬴。”潮州郡教授是分管教育的官员,官阶七品且不是行政主官仍卑微不堪,但仍不改其“不以卑俗为卑俗”本色,大行文学德政。

  咸淳间(1265-1274年),黄岩孙调任尤溪县令,终于得以主政一县,得以施展其文学德政的才华。清嘉庆《惠安县志》载黄岩孙传:“岩孙,改令尤溪,作夫子‘燕居堂’、黄新‘南溪书院’以居学者。初《太极》《通书》《西铭》,文公为之解。岩孙本其意,及诸儒论说间,申以所见,会萃成编,伦类通贯,名曰《辑解》,刊之书院,文公曾孙浚序之。通守福州,校刊《西山读书记》。”尤溪任满,黄岩孙任福州通判,后迁宗正丞,以六品终其一生。虽无大贵,却践行了其一生的为官理念。

  黄岩孙的文学德政,基于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文学情怀,同时他个人也勤于书稿着作等身。他精通理学疏朱熹之《太极》《通书》《西铭》等篇,萃成《辑解》刊于书院。他又校刊《真西山读书记》《性理集注》等诗文集100多卷。明代何乔远写有一诗《宋进士黄岩孙故居》赞美黄岩孙:“灵秀山前日欲西,衔杯怀古未分携。钱镠蜀昶有诸国,宋苇秦皇是此溪。莫道沧江千里远,速将峦岳一峰齐。诸贤惟有岩孙在,笑杀群峰压吕稽。”

  黄岩孙对仙游的感情深厚,或许因为这是他初仕的地方。他作《再到仙溪》一诗:“异时吏隐处梅边,一去重来十六年。犬不吠村犹昨梦,马曾谙路续前鞭。溪山吟啸应相识,朋旧奕棋似有缘。业债白头偿未足,鲤湖何处觅神仙。”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