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九座寺,位于仙游县鲤南镇瑞园村过坑与涵井村交界处,旧属永兴里西林村,1955年属榜头区涵井村,1958年划归国营仙游县综合农场(场部周庄),西林村遂废,惟留下内、外西林两个村名。 西林九座寺,旧名西林庵,俗称九座寺、西林观音寺。西林兰若,东临锦井,西倚石鼓,南望科山,北枕仙溪,烟霞叠嶂,紫气缥缈,水绕山蟠,俨然一派世外桃源。 耆老相传,此处旧有寺舍九座相连,清咸丰之际因寺僧参与林俊为首领的仙游乌白旗众联合抗清复明斗争,寺院遭兵燹,从此一蹶不振。据县志记载,清咸丰三年,永春红线会首领林俊率义军万余攻克仙游,遂改县名为“兴明”,强调反清复明,除暴安民。后清军入境清剿,夺回仙游城,清军采用烧光政策,所到之处“迭用炮火挨乡焚烧。”据当年参加进步学生运动的退休教师耄耋老人谢俊华回忆说西林庵是仙游老区地下革命活动的主要基点之一,1974年蔡园将军亲赴大埔底(今瑞园村)旧地重游,接见“五老人员”及亲属时曾说过,我们这代人当年很多都是从西林庵走来的,历久难忘。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陈国柱、黄震教授、蔡园将军、罗迎祥烈士曾以西林庵作为秘密联络点开展地下活动,传播革命火种,组织仙游东区学生联合会,开展反帝爱国宣传,反对地方土豪劣绅,筹划成立中共仙游县委,组织领导麦斜起义,建立中共仙游临时县委的第一支武装力量“工农红军第108团。” 谢俊华老师还回忆说当年福州西禅寺里有两位老和尚祖籍仙游,他们常惦念西林九座寺,知道寺里的一些真相,比如清末遭兵燹,民国时期地下革命斗争,可惜两位老和尚现在均已作古。 根据西禅寺和尚口传,大体上可以追踪到发生在170多年前林俊领导的农民起义。清咸丰三年(1853)十月林俊起义军进攻仙游遭到重挫,义军被杀死数百人。十月十四日,兴贤里西苑村捐职主事戴乔松又纠合当地豪绅武装,袭击驻九座山林俊所辖童森部,义军被歼300多人。林俊义军残部及参与抗清复明的九座僧众被迫转移,化整为零,以保存实力,而后出现了诸多以太平院、九座寺为名义的子院、别院,如古濑崇胜九座寺、大济尾坂瑞香九座寺、度尾中岳九座寺、龙华金沙金田九座寺、榜头桃源九座寺、赖店古洋香山九座寺、钟山龙纪九座寺等多处寺院,凤顶九座寺(祖庭)出现了自西向东、向平原分散转移的趋势,其目的就是让智广祖师(谥号正觉禅师)的圣火世世代代永续不绝。今西林九座寺内存有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重建时出土的多种文物,如莲花瓣石柱础,砖雕瓦当、碗盘等遗物。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曾参与西林庵重建的瑞园村民林凤金回忆说,1977年在清理废墟时从地下挖掘出一个旧香炉,镌有“九座寺”三字。西林庵以南今存有太平寺(门牌过坑81号)一座,1987年依旧址重建,寺名竟与凤顶“九座太平院”(又名九座寺)巧合。兹据《八闽通志》 “寺观篇”里载有“太平院,永乐六年重修”,备注“在县东北兴泰里”。《八闽通志》上还记载了另一座“下太平院”,名列下瑞峰院、上双林院、灵陂院等名单之后,底注“上凡一百四十四院,俱废”。省志所载的“下太平院”是否过坑太平寺,此太平寺旧时是否凤顶九座分派或别院,有待进一步考析。 清乾隆《仙游县志》卷之十二“建置志”曾记载凤顶九座寺开山智广祖师示寂于香田里琼峰,志载“普济庙,在朝京门内。神本邑留坡人,姓陈,名智广。修真于九座,祷雨于邑中,后示寂于香田里琼峰。相传为龙树王降世,每行有十二影及铁钵白犬相随。祷雨有功,唐乾符赐额,敕封慈应侯,乾宁中赐谥正觉。” 智广禅师示寂香田里琼峰(今盖尾镇)一事,前志载录,必有所资考,而非空穴来风。过坑村地处鲤南、赖店、盖尾三镇交汇处,旧称大埔底(又作大埔),向东数里路即香田里琼峰村。大埔底历来是个令人讳莫如深的神秘山地,很多人将此视为畏途,以前大埔底丛林密布,虎狼出没,地僻人稀,几乎与世隔绝,曾沦为土匪、盗贼藏污纳垢之地。1958年5月,国营仙游县综合农场设立后,春风又度,大埔底才逐渐复苏。 幸运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西林庵被周边的村民发掘出来了。1977年,涵井村民林国爱募资倡建西林庵。曾参与西林庵重建的还有九十高龄的海亭岭寺住持释贤明、八十三高龄的城厢区云洞寺住持释学持以及她的乡亲释坚守。释坚守今年72岁,2011年出家,一直固守在西林九座寺里,成为西林寺的传灯人。已故檀越主林国爱是涵井村人,性善,重侠义,自幼遍访名山,拜师学艺,精通拳术,擅长青草药,解放初期曾任涵井村干部,后进城开设药局,行医济世。嗣后又返乡务农,潜心修道。西林庵重建后沿用旧名“西林九座寺”。2017年3月,厦门市天竺岩寺住持上明下德法师发愿重振西林九座寺,晋院成为首任住持,从此揭开了西林九座寺新的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