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时,春风落日寄哀思。不觉间,阿公已离开我们整整27个春秋。此刻,我望着遥远的天空,仿佛又听到了悠扬的麦笛声。那笛声里,不仅充满故乡荞麦的淡淡香味,更承载了我对阿公悠长的思念。 小时候,阿公是我最亲近的人。我脸上长着难看的黑色胎记,总是非常自卑。但阿公依然把我当成宝,总爱带着我四处走动。无论是到亲友家做客,还是家里来了亲戚难得品尝美食,我总能得到最好的待遇。那时的我只知道有阿公在,就有无尽的欢乐。 记得每到收麦时节,阿公总是忙碌而快乐。在金黄的麦田里,他手持镰刀,一刀一刀地割下熟透的麦子。汗水顺着脸颊流下,却掩不住他眼中的喜悦。劳作之余,阿公会随手折下几根麦秆,在手指间灵活地编织。不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小鸟或是一顶精致的遮阳帽就会出现在我的眼前。我总会惊叹不已,佩服阿公的巧手。 而最让我难忘的,还是阿公吹奏的麦笛。他会选取几根粗细适中的麦秆,削去外皮,留下一个空心的管子。然后,轻轻地吹起,那悠扬的笛声便飘荡在田野间,仿佛能唤醒沉睡的大地。我总会坐在阿公的身边,静静地聆听。 麦子熟了,家里的餐桌上也会多一些美食。阿公有时会亲自下厨,为我们煎制美味的麦煎。那金黄的色泽、酥脆的口感,至今仍让我回味无穷。虽然那时的日子并不富裕,但阿公总能用他的巧手,为我们编织出一个又一个美好的瞬间。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容易流逝。我长大了,阿公的身体却日渐衰弱,在外的我却疏于陪伴。直到有一天,我意识到应该回老房子看看多日未见的阿公,才匆匆赶回。当我看到阿公窝在床上那瘦弱的身影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曾经伟岸的阿公瘦得脱相了,脸上写满疲惫和沧桑,那双曾经灵活的手也变得干瘪无力。他看着我,轻轻地说:“荣宗啊,你为什么总是待在新厝啊?阿公的日子可能不多了……”那一刻,我无言以对,心如刀绞。 阿公过世的那天是中秋节,一个本该团圆的日子。我们围坐在皎洁的月光下,悲伤得无以复加。我的嗓子哭哑了,姑妈跑过来安慰,我们一起抱头痛哭。我知道,从此再也听不到阿公的麦笛声了,再也看不到他慈祥的笑容了。 过年时,全家人又聚在一起,团圆桌上却少了阿公的身影。他的外套披在一只“高背椅”上,座位上是他的帽子,桌上摆了他的碗筷和盛好的饭,仿佛他仍坐在那里。旁边的拐杖静静地立着,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过往。我默默地凝视着这一切,泪水噙满了眼眶。当大家一起喊着:“阿公回来团圆了,回来做岁了……”我的眼泪再也抑制不住,奔涌而出。 如今,每当我想起阿公,那悠扬的麦笛声便会在耳边响起。那笛声里,不仅有故乡的田野和美食,更有我对阿公深深的思念和感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