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木兰溪
又见炊烟
【发布日期:2024-04-16】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林秀莲】

  对于故乡炊烟的记忆,只要炊烟一升起,生命就奔腾起来。

  田间地头劳作的乡亲,山坡上放牧的牛羊,乡野玩耍的孩子……都闹腾腾地涌回了村庄。“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此时的村庄也就活在唐诗宋词里。此刻,也是婶娘们最忙碌的时候——灶前灶后,舀水切菜,风箱“依呜依呜”拉响,火苗“噼里啪啦”笑得欢,一缕缕炊烟就窜过烟囱氤氲在村庄上空:有挺拔直冲云霄的,有水蛇般扭着腰游向远方的,有随着一阵风就飘散了无影无踪的……在清贫岁月,烧的是土灶,喝的是井水,吃的是地里挖回的番薯,但婶娘们丝毫不怠慢,用心守住了一日三餐的炊烟,也就守住了简简单单的幸福!

  母亲烧完每一顿饭就会倚着厨房门框,慈祥的目光穿过土埕向村里的那条土路张望,她在看看在地里干活的我三个姐姐是否回来了?上学的我是否回来了?在镇上卖肉的父亲是否回来了?我和村里的小伙伴放学了还在操场上玩跳橡皮筋,当一看到村里的上空炊烟袅袅,我们立马饥肠辘辘起来,撒欢地朝自家炊烟飘起的方向奔跑。

  那时,炊烟就是一日三餐的信号,再淘气的孩子有了炊烟无声的呼唤也会乖乖地回家了。有时我书包还没放下,母亲就会塞给我一把暖烘烘的炒豆或一个焖熟的地瓜,乡下的母亲只能给予孩子粗糙的粮食,却是满满细腻的爱!

  小时候,当我一站在门口的土坝上观望着整个村庄炊烟的飘势时,思绪就扯不住而浮想联翩:炊烟往南飘的方向有座大山叫南山,南山脚下有两个村庄,一个村庄叫“上南山”,另一个村庄叫“下南山”,我也隐约看到那两个村也有炊烟在浮动,可挨着这两个村庄之外还有村庄吗?南山我从来没去过,山上野花野果多吗?啥时候得缠着姐带我去看看。炊烟往西飘的方向那个村庄叫“西郭”,那里住着好几个我同班同学,也不知哪炷炊烟是我同学梅家的……我发现村里的家家户户每天的炊烟都早中晚飘三次,唯独村里的阿英每天只有早晚飘两次,而且她家早上最早冒炊烟,晚上最晚冒炊烟。我挺纳闷,阿英中午就不吃饭吗?在一次大人口中我得知,原来阿英是村里最苦命的女人,她老公是个不顾家的男人,在外地上班那点工资每天都自己喝酒吃喝花掉了。阿英一个人抚养三个年幼的孩子,她必须每天早出晚归勤耕农活艰难度日。为了节省点时间在地里多做点农活,她中午的饭早上一道煮了,中午干活回来就一把火稍微加热一下,因此是看不到她家中午有炊烟的。苦难让阿英更加勤快了,她忙完自己的农活,还会帮别人家干农活增加点收入。晚上别人家都在吃晚饭了,阿英家的炊烟才在黑沉沉的夜幕下孤零零地飘荡着。她咬紧牙关,把生活的苦消灭在黑夜里,挺起脊背,铆足劲,燃起晨曦中的第一缕炊烟,再苦再累,也要把三个孩子培养成人!

  我三个姐姐都勤劳能干,她们舍不得让我下地干农活,留我在家里做饭。家乡忠门半岛以种植地瓜、花生、黄豆、小麦为主,在烧土灶年代,这些秸秆晒干了就成了主要燃料。四季更迭,庄稼在变换,燃料也随着庄稼的变化而变化,炊烟也跟着燃料的不同也在变换各种颜色,黑沉沉的,青灰色的,乳白色的……我最喜欢烧黄豆秸秆,灰少,声脆,火艳。而烧花生秸秆最大的好处就是还能捡到一把花生吃,这是花生秸秆上多少会遗漏点花生。最吃力的是烧地瓜藤,它又长又韧劲十足,我得用镰刀割断成一小截一小截才能往灶膛里塞。

  我最怕烧小麦秸秆,因有几次我遇上了七星瓢虫,它离开小麦秸秆逃离被烧的厄运,竟然爬到我的脖子上,钻进我的后背。我不觉得那红色的小昆虫有多可爱,不像同龄的小伙伴拿着根麦秆挑逗它玩得欢,我只觉得它爬进我的背部有多恶心,在我的一阵尖叫声中,我姐帮我抓出了背部的七星瓢虫。而最烦的是烧小麦屑,当小麦一粒粒脱壳之后那些小麦屑也成了庄稼人的燃料。小麦屑沾在皮肤上奇痒,往往一顿饭下来脖子上或手背或手臂都会因发痒而抓搔成一片红。

  21世纪初始,煤气灶、电磁炉等电器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炊烟也渐渐远去了!如今,只有在过年时有一小部分人家在蒸“红团”做豆腐时才又燃起了柴草,才可以看见久违的炊烟。

  我曾经炽热地向往着乘着炊烟的翅膀,飘向更高更远的地方,年少的青春里好奇占满整个头脑,梦想还欠成熟。出嫁后我漂泊异乡,故乡的炊烟已被满腹的柴米油盐之琐事挤出胸腔,搁浅在某个记忆的角落。如今,年过半百,儿女成家,胸腔多半沉淀着知足常乐的喜悦,少了柴米油盐之背负,增添了些许怀旧之情愫,又忆起了儿时的炊烟。

  面对新时代的故乡,我欣喜着幸福着,并追忆炊烟的一些片段,忆苦惜甜,更能珍惜眼前的生活,那么,怀旧便会多了几分意义!日常生活也饱满了些许!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