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接触到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应该回溯到十几年前,近期偶然间又收到博集天卷之诗行者重新策划、岳麓书社再版、专供中学生阅读的该书,有常读常新之感悟。新版书籍不仅增加来自北大、人大、华东师大等校教授们三万余字的导读手册,还有思维导图,可谓顶配。 钱穆是我国知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字宾四,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史学四大家”,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大、云南大学、江南大学等校,1949年赴香港参与创办亚洲文商学院(现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 钱穆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在海内外产生巨大影响,被尊称为中国学术界“一代宗师”。他一生广泛涉猎经史子集,著述颇丰,造诣深厚,现存的专著达80多种以上,代表作有《国史大纲》《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思想史》等。 择史辨异 五堂讲座精辟入理 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实为其治史讲稿整理而成,他分析了我国历史上的汉、唐、宋、明、清等五个重要朝代的政治制度,从政府组织、考试和选举、赋税制度、国防和兵役制度等四个方面,对中国历代政治制度的沿革、利弊得失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深刻的分析。 汉代继秦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后,继承了皇帝制度,形成了三公九卿的中央政府结构,通过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建立了官员选拔的察举制度,促进士人阶层崛起,汉朝表现出较高且较为理想的吏治水准和状态。然而,汉代兵役制度效率低下,对中央集权构成挑战。 唐代巩固中央集权,实行三省六部制,明确了中央政府职权分配;延续了隋朝科举选拔官员的办法,打破门阀士族的垄断,促进了社会流动;通过租庸调制和两税制改革,对赋税制度进行了重要调整,由此开创了盛唐。当然,唐后期的藩镇割据和安史之乱,暴露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矛盾。 宋代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唐代体制的基础上改良,改革了相权的分配、军事组织等,设立枢密院负责军事,通过科举进一步选拔官员。但是,宋代整体以文人治国,军事上明显劣势,兵役上禁军和厢军的区分导致了军队战斗力的下降,成为宋代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失利的重要原因。 明代加强皇权,废除了相制,设立内阁制度,保留了科举制度,在赋税方面实行了“黄册”“鱼鳞册”算是完善档案,在兵役方面创新了卫所制度。但是运转到后期,各种弊端逐步显现,皇帝与内阁交流不多,阉党反而专权起来,卫所制也催生了兵员素质下降、军队腐败等问题。 清代类似元代,采用部族专制而非皇权专制,唯一的优势是部族推选抵消了钦定失准的可能;继续施行的科举更注重儒学教化,限制了思想的多样性,实则愚民之治;设军机处使皇权达顶峰,但已远离了秦制的传统文化和政治建设。剖析元、清应该是用于同汉、唐、宋、明进行比较分析。 研史治学 科学方法启发后人 钱穆先生在研究中国政治史时,抛开原有对中国古代政治“专制论”的定性,采用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在方法上回归到特定的历史情境,在对象上选择了典型朝代,进而得出较为科学的结论,这是极为难得的“清醒”。 钱穆先生在历史研究上提出了“历史意见本位”的观点立场。在历史意见上,关注制度实施时代的人们所切身感受所发出的意见,这样的意见比较真实客观;在时代意见上,要求避免用当下套过往,不能单凭时代意见来抹杀以往的历史意见。 在历史情境上,钱穆先生归纳出“制度-人事”互动法、体系解释法、因果关系法、制度动机法、得失平衡法、地域比较法、文化背景法等“七步法”,并将之综合运用开来。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政制史研究的客观公正、不偏不倚。 ——所谓“制度-人事”互动法,要求论述制度需要熟悉把握人事。 ——所谓体系解释法,要求制度解释应注重各制度之间的有机联系与配合,避免割裂理解。 ——所谓因果关系法,要求制度解释需要关注制度前身与后续,在更长的制度演变周期与线索中把握制度之要义。 ——所谓制度动机法,要求制度解释需要诉诸特定的人事需要和政治用意,需要考察政治的主观方面和动力机制。 ——所谓得失平衡法,要求制度解释必须同时考察制度之利弊,平衡而全面地论述。 ——所谓地域比较法要求在时代性之外关注地域性和国别性,不可泛泛而论,也不可以偏概全。 ——所谓文化背景法,要求制度解释放置于整体文化史脉络中进行,以制度承载文化,以文化理解制度。 研究过程中,钱穆先生认为,为政治制度中的“考选法”优于“组织法”,于是他便将每一朝代的政制考察按照四个要目展开,即职官法、考选法、财税法、军事法,这是全书研究体例的初步框架,也最终导向他的研究结论:从秦到清两千多年,我们对以往的传统政治,至少不能很简单地说它是专制政治了。 读史明智 优秀文化仍需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立足当下,我们更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早在1952年,钱穆先生便提出,政治是文化体系的要目,“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绝不该忽略中国传统政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基于两点而展开论证,一是全面客观认识传统文化,客观研究与检视中国文化不能忽视传统政治,二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产生于本国环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的传承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为邦本”思想,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实践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行政活动中逐步化“管理”为“服务”,已是进步;我们借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的治理思想,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确保完整有序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我们将协和万邦的和合智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机结合,倡导“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引领新时代的中国携手世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读本书,以史为鉴,我们深刻认识到,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理想、治理思想、大一统传统、家国情怀、精神追求、经济伦理、生态理念、哲学思想、思维方法、交往之道等方面去把握中国实际;更要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浅谈至此,期待诸位书友高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