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石马桥与石马塔
【发布日期:2024-06-27】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石马桥(初名会仙桥,宋司农少卿王迈赞陈谠“作会仙、安利二桥”,后易为石马桥,旧有石马市、石马埔),几乎妇孺皆知。而石马塔消失数百年,故鲜为人知。顾名思义,石马塔因桥而名,桥始于南宋,塔构于清初。

  石马桥是木兰溪仙游境内宋代三大桥梁之一,是继仙谿桥(又名昇仙桥、南桥,古谶云 “南桥全,仙游出状元。”)安利桥(又名青龙桥、卧龙桥。旧有“卧龙夜泊”,乃仙谿“八景”之一。明清之际改称“金风桥”)之后的第三座石桥梁,是仙邑通郡城大道(莆仙大道)的必经孔道。因工程巨大,长度居三座桥梁之首,堪称仙邑一大奇观。

微信图片_20240626100355.jpg

  石马桥,初由退休回乡的南宋兵部侍郎、清源郡侯(又作开国侯)陈谠(1134-1221年)创建。

  志载:“石马桥,县东二十里。宋嘉定间僧守净造安利桥成,陈侍郎复命募缘造此桥。因石为址,甚固。六十余间,有亭,极壮丽,僧颃庵、师杰成之。为一邑之冠。侍郎年七十余,每旦焚香祝天,祝成此桥。缘十年内造安利、石马二桥,桥头有庵,祀奉陈侍郎祠。”

  石马桥建成后,利益万家,百里相庆。司农少卿王迈曾赋诗盛赞陈谠丰功伟绩。

  其一,《和龙溪陈宰琨景赐石马桥韵,桥乃其父崇清作倡》:

  几年公案一朝成,我睹争先眼倍明;

  势明似呈新月样,滩腰不作怒涛声。

  鳌头地踞三千尺,鹏路天开九万程。

  荷槖瓣香元好在,阴功隐德慰平生。

  (原注:侍郎自言每旦必焚香祝天,愿成此缘。)其二:《又九月朔,同诸将观石马桥》:

  万年石马胜缘成,千丈金鳌跨水横。

  法从福田勤播种,小庵心匠自经营。

  不缘打破工夫到,那得中流砥柱平。

  我辈济川真事业,何时赤手活苍生。

  陈谠寿终之时,王迈特作《挽崇清陈侍郎五首》,寄托哀思,诗曰:

  勇退归云岫,投闲十四年;

  莆中无此样,地上有行仙;

  健笔凌坡老,清诗辈乐天:

  何人缀遗稿。与作不刊传。


  小试济川手,东西两玉虹。

  谁知千载计,更在十年中。

  砥柱老弥壮,恩波流不穷。

  向来香一瓣,心事与天通。

  (原注:公归休十年,作会仙、安利二桥在邑东西,甚宏伟。尝与仆言,每日焚香告天乞延年,以成二桥,缘后果如愿。)明参议陈迁称赞陈谠,不吃老本,勇立新功,为实现建桥的世纪梦,每天早起,拈香祷告,祈求上苍保佑,最终美梦成真,前后耗费十年时间建成了安利、石马二桥,功德浩大,因而成了八十八岁的长寿仙翁。

  古人有言,凡植福之事,惟造桥、砌路最为利济之大。昔蔡忠惠公易箦前一日,示其子曰:“余素不治产业,仅有蔡埭田二百余石。为万安桥时,太君卢氏捐一百六十石助役,今所存只有四十石。虽无厚产以遗尔子孙,然道边松、万安桥,汝吃不尽饭碗!”

  石马桥自创建以来,历世既久,屡经骤风暴雨摧残,期间代有修葺,尤其明朝更甚。

  据《八闽通志》卷之十九 地理志记载:“石马桥,宋嘉定间陈谠命僧守净募众建,僧顽庵、师杰共成之。上覆以亭,为间六十有奇。元末火。国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僧方石募众建重建,仍亭其上,为间四十又四,复圮于水。今石址尚在。”

  明《兴化府志》卷之五十三·工纪记载:“洪武二十五年,石马桥重建后,虽然遭水毁,今设官渡云。按‘此桥因为石址,结构牢密,梁虽坏而址不动,可见昔人用心之密。’”

  到了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石马桥再次被洪水摧毁,时任仙游知县游瑚(广州人)、四十二年(1614年)知县徐观复(上虞人)相继组织重修,但修葺不久后又被冲毁。崇祯元年(1628年),知县晏善成(蕲州人)、通议大夫唐大章(倡修仙游文庙、劝立义仓、修石马桥,享寿八十五)共同发动倡建,增高数尺,西建亭祀大士(今石马寺),东建亭祀文昌,左建塔(位于石马寺西边,石马塔自此始)以障溪澜。工部李灿箕曾作《石马桥碑记》。但在康熙朝的几十年内,石马桥又多次遭受洪水冲击,甫刚修建不久的石马塔亦被洪水吞噬。雍正十一年(1733年),仙游金沙首善徐万安捐资重修石马桥和桥东石亭,但身为通邑捍门之镇者的石马塔遗址,却未能重新修复,一晃几近三百年,成为憾事。如今,惟留下李灿箕当年所撰的《石马塔序》,可资追寻。

  《石马塔序》原载李灿箕《酉玉山房集》(明刻本),全文如下:

  石马以亘空长虹,作仙邦一派澜柱,葢都邑一大要区也。宋诸先正应运标胜,石为奠,而霞为构,竖七级浮屠于其上,挿空杰障,以当东隅之不足。今其瑞相俨然,六丈是也。石址鼎迭其新,宝塔坎沉者久,乃梁工甫竣,而窦相涌临。子有唐君,慨然有造福仙邦之想,而以恊成厥举,谋诸同志,夫鲛宫汨没,澜翻沙潴,洪河衣带,丘壑易位,此塔独以烛霄灵光不受埋于渊,没似昆明吼雨之石鲸,其奇一;千钧沉铁万夫摧力,此塔独以浮沉江心,十指可曵,神呵鬼运,不受役于秦政之一鞭,其奇二:百六屡遭劫,火烧海金,粟绀月蒙,尘于倒峡之鲸,掀者几五百有奇,而金光相好,若隐若现,不时先后应运,跃灵同于九五之龙见,其奇三:塔故有巅沉没龙潭,黝不可测,乃见夣渔父以为鱼也,没渊摸索,若探诸囊,宛汉壐之出于浚井,为六御宝,其奇四也:兰沐越九,竞渡非时尔,乃不期而会,羽觞流曲,龙舟闘赏,彩丝蔽江,鼓吹喧岸,捷从队分,标以先夺,而塔巅适以渔罗表,异歌吹竞,迎似选佛,及第以归,而争耀于慈恩之题名,其奇五;山川标异,文物孕新,气有叶应,数亦不偶,石马之桥与会仙之宫同时鼎峙,相与符麦,谶于皇朝之盛际,鼎甲蝉联,台辅岳立,文章节义,头头第一,于有宋何多逊焉?中典之绪,子有大矣,凡我同志青紫来逼,二郎必做,幸相与襄厥盛举,为应期之名世毋曰好妆?为佞佛也!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