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车市
汽车产业下半场: 智能网联催生新质生产力
【发布日期:2024-07-02】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以前谈及汽车性能,往往会联想到发动机、变速箱或底盘。如今,智能座舱、集成电路、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词汇,成为了汽车性能新的代名词。”近日,中国科协组织汽车产业新质生产力媒体调研活动,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总经理原诚寅在活动中表示,汽车行业发生巨变,智能网联汽车迅猛发展,不断催生汽车领域的新质生产力。

“汽车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智能网联则代表着未来。”原诚寅介绍,智能网联汽车之所以成为趋势,与新技术发展密切相关,包括自动驾驶、智能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

而关键“命门”在芯片。原诚寅表示,与手机芯片、电脑芯片等消费级芯片相比,车用芯片等工业级芯片对芯片设计要求更高,必须具备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稳定性、高性价比。同时,电动汽车芯片成本要远高于传统燃油车的芯片,随着汽车更加智能化,汽车装载的芯片数量和种类会越来越多。

“当前,我国汽车芯片产业生态相对滞后,从汽车芯片设计、研发、制造到标准体系建设,很多方面仍是空白。重点要解决芯片供给问题,保障汽车产业供应链安全。”原诚寅建议,加大投入力度,营造开放融合、可持续的汽车芯片发展生态,同时要避免中国芯片企业同质化、无序竞争和低端产品重复开发,做有特色的汽车芯片产品。

智能网联汽车广泛应用,离不开强大的网联功能。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郑继虎看来,智能网联产业发展要抓好场景、政策、标准、测试等多方面,但目前面临着一些现实挑战:一是通信系统本身存在局限性;二是各个示范区各自为战,导致车端与路端基础设施间无法有效连接;三是相关立法修订进程较为缓慢。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正在优化车—路协同机制,使车辆能充分利用路端基础设施。同时,加强与各地示范区域合作,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行业乃至国家标准,促进整体路测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与共享,为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铺平道路。”郑继虎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长安大学教授赵祥模将目光聚焦在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的外部条件。他认为,路端智能化发展具有滞后性,标准化体系也是当前一大瓶颈,实现车路云一体化良好发展是破解问题的重要途径。

为此,他建议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具体来说,首先要构建分布式云控平台作为支持端边云一体化的核心系统,确保能够有效协同运行,实现各类数据的高效处理与交换。同时,在云层中实现足够的资源分配和管理,以便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处理需求。

“在智能汽车领域,人才至关重要,不仅需要高科技运用、产业化研究和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的人才,也需要具备高技能的技术工人。”北京车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烨表示,“智能网联汽车对技能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技术积累要求更高,希望能给这个行业多一些时间和资金。”                  据《科技日报》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