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社会
暑假期间要警惕孩子被诈骗
【发布日期:2024-08-11】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许秋洪】

       暑假期间,孩子在家使用手机的机会增多,也成为了诈骗分子的目标对象。7月以来,我市发生多起未成年人被诈骗案,请家长和同学们一定提高警惕,避免落入犯罪分子的圈套。


赠送游戏装备皮肤

通过屏幕共享泄露个人信息

       7月9日,仙游一小学生陈某在一款热门游戏中认识一位网友,对方称“扫码填写游戏账号等信息,可免费领取皮肤”。随后,对方以“信息填写有问题,需扣六万元”为由,表示可以帮他解除风险。在对方的诱导下,陈某下载屏幕共享软件,用支付宝绑定其父亲的银行卡,并向对方账户转账,共计被骗7万余元。

       7月19日,城厢一中学生王某在家刷快手,一短视频里提示“扫描二维码可免费领取蛋仔币”。王某扫码进群点击群内链接后,群内有人自称是“警察”,告知“其涉嫌盗窃罪,需配合调查解除风险”。随后在“警察”的诱导下,王某用奶奶的手机下载远程控制软件,前后向对方账户转账20笔,共计被骗2万余元。


冒充公检法人员

通过社交平台威胁恐吓孩子配合调查

        7月22日,涵江一小学生甘某通过微博,进入一个追星QQ群。群里有“执法人员”声称“群里有人存在明星隐私泄露,要求添加律师QQ配合排查”。在“律师”的诱导下,甘某和“律师”视频通话,并用其母亲手机转账到对方账户,共计被骗1万余元。

       7月19日,北岸一中学生林某在家玩抖音,有人私信说“可以加入时代少年团抖音粉丝群,并进QQ群领明星小卡”。进群后有“执法人员”声称“群主有问题,要求添加‘律师’QQ进行排查”。林某恐惧之下和“律师”配合视频通话,并用其母亲手机转账到对方账户,共计被骗3万元。


抽奖红包返现引诱

通过链接诱导孩子拿家长手机转账

        7月22日,秀屿一中学生黄某在家刷短视频,视频里提示“扫描二维码加好友,可转账返现赚钱”。黄某添加QQ好友后,在对方的引诱下,用父亲手机转账到对方账户19998元。之后对方称“黄某是未成年人,导致他们公司账户冻结,要求配合解冻,否则其父母会被抓捕”。在对方的威胁下,黄某先后转账8笔,共计被骗11万元。

       7月3日,荔城一中学生李某用爷爷手机刷视频时,看到一个抽奖链接。李某点击抽奖链接后,提示添加对方QQ,对方要求其绑定支付宝账户,诱导李某告知账号密码,并通过支付宝二维码转账、消费等方式骗取3万余元。

       莆田公安提醒,家长要增强孩子防骗意识。家长要提醒孩子警惕游戏领福利、免费领红包、冒充公检法人员等形式诈骗。孩子对骗局的辨别能力不高,家长要引导孩子不点击不明来历的链接和二维码,不与陌生人交往,特别是不轻信网络上的陌生人,更不要和网友私下见面。家长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等物品,不要让孩子知道锁屏密码和支付密码,并随时关注手机微信、支付宝账号、银行卡余额变动情况。一旦发现孩子被骗,要及时拨打110报警,同时注意保留证据。家长要掌握孩子注册游戏账号充值缴费等信息,合理安排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使用时间,提醒孩子适度游戏。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