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傅,我的鞋跟坏了,你帮忙给换一个。”一位年近古稀的大妈把鞋子递给李师傅说。 “好嘞,先放这边,待我手头的忙完了就给你换!”李师傅边接鞋子边说。 李师傅的补鞋摊位于仙游县鲤城街道胜利路附近,一台手工补鞋机,一双双排放整齐等待修补的鞋子成了补鞋摊的全部“家当”。据他介绍,摊位虽不起眼,但每天光顾的客人并不少,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总是喜欢把需要修理的鞋子、雨伞之类送到这里来。 一位顾客告诉记者,李师傅不但技术好,而且态度好,收费也低…… 谈及开办补鞋摊的由来,李师傅打开了话匣子。仔细倾听,原来,李师傅一身的“故事”。 李师傅叫李明发。1969年,风华正茂的李明发积极报名参军,应征入伍。在云南金沙江畔,他参加修建成昆铁路,期间因不俗的表现,年年获得“五好战士”的荣誉。1970年,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班长,带领全班战士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英勇奋斗。 有一次,在执行任务中,他不幸因公致残,从此人生的轨迹发生了改变,但他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坚强面对。1975年,因公致残(三级)退役后,政府按有关规定给他安置,使他的生活得到了保障。 生活上得到政府的照顾,但李明发闲不下来,军人的性格决定他要为社会做点什么,才能履行当时入伍时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为了回报社会,他决定摆摊补鞋,没有拜师,在干中学,学中干,从向别人“偷艺”到笨手笨脚的自己操作,李明发可谓是历尽了艰辛。由于身体上缺陷,他的手经常被机器扎到,但他依然咬牙坚持。有道是:苦心人,天不负,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练就了一手过硬的修鞋技术。 “刚摆摊时,有点难为情,因为在世俗的眼里,修鞋属于技术含量低的工作,自己又是一个残疾人,心中不免有点自卑,总是低着头不敢正视顾客。”后来随着来修鞋补鞋的人不断增加,他开始觉得现实生活中,每一行都得有人干,靠自己的手艺满足顾客的需求,也是为人民服务,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从此底气更足了,全身心投入到补鞋工作中去。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他尽自己所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比如军人、低保户、残疾人等人群,他们来补鞋时,李师傅都只是象征性的收点成本,以此来回报政府对自己的关爱。 李明发告诉记者,现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对穿戴越来越讲究,光顾修鞋摊的顾客不太多了,他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中、老年客户,是相对稳定的服务群体。他说,他会在服务及质量上多下功夫,为民服务,也让自己发挥余热,让自己有所作为,抒写精彩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