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汾阳寻桥记
【发布日期:2024-09-26】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陈震辉】

  “了阿毋?”大爷在对岸大声吼。“了嘞!”扯着喉咙,野野地回了句。匆匆收拾好工具,赶到对岸。大爷忍不住又嫌了一句“一个地方停这么久,天都黑了。”大爷的手机又响了,他不耐烦地回了句“紧张什么,回去煮了!”又一个高龄家庭煮夫。窃以为,惧内的大爷算是好大爷。

微信图片_20240925150932.jpg

  大爷年纪不大,自己介绍才74岁,略有罗锅。平常跑荒碰到的纯绿色大爷,八十多岁手脚比他麻溜多了。大爷是在汾阳桥头偶遇的,大树下摊只竹椅,悠闲喷着烟圈。旅人的叽喳有点扰爷,大爷很警惕,干啥的?回说,看老桥,“文革”的吧?还有对联“红旗飘飘万众一心,号角声声百年巨变。”呵呵!大爷指指桥栏“万安桥,公元1979年。”

  突然瞥见桥栏外缘镶块碑“万安桥,大清光绪壬午年(1882年)。”小苏年轻麻溜早就滑下溪滩去了,大呼小叫的,是古桥。老桥拱券确实很漂亮,三十八层石块,码得整整齐齐的,厚墩墩的水泥桥面居然没有压弯它的腰。大爷挥挥手,扩了两次,我亲手做的。比这老的桥在那边。

  于是央求大爷带路,大爷很爽快得跨上“毛驴”。大爷不愧是大爷,骑得很稳重,时速十公里,跟在后头像遛龟。大爷的“毛驴”颤巍巍地停在水泥路尽头,说再走200米就到了,很佩服大爷的精准。扒开茂密的夏草,一路逶迤顿挫,一千米都有了,好一顿皮肉之苦。大爷停住脚步,到了。杂草丛生的溪谷上隐约一拱石桥,涉险下溪。桥长五六米,宽约两三米,拱券是标准的上抛线,还是万安桥券胜出一筹。大爷说,应该有三百年吧,再次佩服大爷的精准。大爷说,公路未通前,西苑和度尾圣山那边都打这桥过,热闹。原先村里出了个老爷,要做点好事。后来老爷出事了,说好的好事就吹了。大爷的远景规划在唾沫星的配合下栩栩如生,栈道、亭子、体育器材、儿童乐园,都有。

  和大爷说,把“毛驴”扔了吧,坐小车去双连桥。这旮旯是大爷的地盘,熟悉的如同大爷抠的脚趾头。这段水泥路窄,刚够一辆车跑,旁边是深陡的水渠。大爷不抠脚了,很严肃地说,开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突然瞥见渠道上一座很漂亮的拱桥,赶紧“吁”一声,旅人和小苏屁颠着下车。大爷不屑地说,也是我建的。1972年的老拱券,那个年代的手工很是精细,居然插花石面。一个五角星跃然石面,下面阴刻“自力更生”行书。不得不说这个年代的产物其实也很美,虽然有点疯狂,但人确实也胜天了。

  大爷打开了话匣子,西乡的古桥如数家珍,比如:清泉桥、马岭鞍桥、马脚桥、苦里溪桥甚至远在下西苑的尾墘宫桥,大爷都“巡幸”过。大爷观桥是学习,偷师古人修桥的智慧。大爷擅长修桥,古法石拱桥。那时,大队部的工分大爷一般垫底,但大爷有手艺不怕饿肚子。

  拐过几个弯,坡下便是坝头。一片新盖的安置房,别墅的式样,阳光下白花花的醒目。这是社硎的地界,左转过桥的峡谷,那便是四乡镇交界处了——前度尾,后社硎,左大济,右书峰。肉眼可见半山上书峰乡那座著名的“空中楼阁”。这条峡谷从西而来,在此处冲出一片巨大的溪面,一片狭长的中洲孤悬溪中,溪流从小洲两旁分流而过又重新汇成一流。于是,溪为界,洲为界。

  一座宽约米半,长约廿米的水泥桥横搁在溪面,瘦长纤细,桥栏尽失。其独墩削陡高挑,好似二十世纪初期的高跟鞋,这便是当时的双连桥之一了。这是二十世纪初期引进水泥后,仙游建筑的首批水泥桥。水泥,莆仙话叫做 “洋灰”, 二十世纪初期的文学作品却会很煽情的音译成 “水门汀”(cement),这比工程人士说的“细棉土”浪漫多了。想起张爱玲《半生缘》里写的:“细雨后,水门汀湿漉漉的/有个女人蹲在这边后门口/风炉/看得见火舌头。”还有《落叶的爱》:“大的黄叶子朝下掉/慢慢的/它经过风/经过淡青的天/经过天的刀光/黄灰楼房的尘梦/下来到半路上/……秋阳里的/水门汀地上/静静睡在一起/它和它的爱。”她果然对水门汀青睐有加。

  大爷不以为然,他的石拱桥300年金刚不坏,水门汀不到80年就垮了。大爷不懂风情。

  这不怪大爷,也不怪张爱玲。据说1927至1937号称“黄金十年”,“时代范儿”喜欢玩些“小布尔乔亚”滥情,好比如现今的“伪佛系”喜欢营造各种世外桃源一样。这种“奢靡”的文化中就有水泥的影子,开始取代质朴的石拱券,和后来的塑料盆取代搪瓷盆一样。

  仙游更早的水泥桥则是1928年,城关南门仙溪桥原石板上被铺上了钢筋水泥面;而大济始建于宋代的金马桥也于1936年秋用水泥重建。有意思的是金马桥和双连桥都是“集善社”出面筹款的,这是当时大济度尾一带的民间公益基金会,不知道和明代郑纪的“集善社”有关否?华亭的濑溪桥是1930年建成的水泥桥,而1931年建成的萩芦桥则是当时莆仙地区现存最大最完美的水泥桥。

  上了中洲,有四棵水泥柱子残存,那是当年桥亭的柱子。民国水泥刻字也是一绝,把书法的美演绎到极致,丝毫不输于石刻艺术。南桥的“南桥”刻字就是其中精品之一,金马桥的桥栏板刻字也不错。桥亭柱的对联很有文化:“连履过来萃白沙,正路还兼安宅居。中流不借采兴济(下联缺失)。”中洲原来建有一些房子,客栈和吃店不少。二水环绕,林木参天,左右二桥外通。北向岸边,瀑水流花,山野清幽,目力可及高山之巅的云雨雾霜和半岭人家的炊烟袅娜。在流水的潺潺声和空灵的鸟鸣声中,悠闲品茶最妙不过。这片山凹,曾经也繁华过,热闹过,在远离城镇的荒郊野外里顽强神奇的生存。这倒是绝美的境界,一班“伪佛系”们又该兴高采烈了。可惜另外一桥已然泡在水里好多年了。

  丛林中赫然立着一石碑,花一个小时去清理碑面。闷热的丛林里,蚊虫伺机而动,泥水混合苔藓屑顺臂而下,但快乐蓬勃向上。石碑是两面碑,漂亮的二十世纪初期楷书。西面碑文:“双连桥,桥梁之造有济人涉川之利,此处虽非孔道,系兴贤全里往来之要冲。稽之前代原有桥两段,古名‘坝头桥 ’,后称‘双连桥’,俱以木架。梁长而狭,加之潭深桥高,行者怯之,且历年既久,木梁朽坏而桥柱亦将颓圯,往来尤形危险。本社同人目击心伤,出而兴工重建。纯用洋灰构造,冀经久远。又构亭一座为行人避雨及休息之所,计需大洋二仟叁佰二十元正。叼蒙众善诸君乐捐计共二仟二佰元,不敷之数由本社维持,幸已告竣。……仝立石。”东面碑文:“坝头桥,清道光拾年(1830年)岁次庚寅重修造石桥柱,石主苏圣伟、董事陈顕士、仝功德主协立建功。(捐款者略)”

  二十世纪初期的楷书素来有名,端庄秀气规整细腻但略乏个性。想起榜头坝下桥的石碑,一样的风格。各朝各代,二十世纪初期的石碑最是精致,大者如石马桥碑,小者如大济正坑寺碑,无一例外青石磨就,表面光滑细腻,四周拾掇得规整不毛刺。二十世纪初期的识字率自然不会太高,但是对待学问的态度很高。脱胎于千年封建体质,一个前所未有的外部世界让国人震撼。西方的写实主义和科学精神让国人重新调整对待文化的视角,楷书也得以重光。二十世纪初期对楷书的讲究是极致的,往往美得令人窒息。

  《仙游县志》载:“(仙)邑多山,而兴贤诸山尤多。自白硎、九座、大勋上至豸硎、后岸,如建瓴然。后岸为县之北极,界连永福。”度尾圣山与砺山、大济汾阳、西苑大部、书峰西界、象溪西界,均为兴贤里旧属。石碑说“此处非孔道,却是要冲”,大抵上是说此处是个交通枢纽。道光十年的石墩木梁桥狭小而高悬,如大渡河般令过桥者心惊胆战。二十世纪初期重修石碑时重刻了道光年间的重修碑内容,这是记录历史的重要资料,做法值得赞赏。

  回程很快,把大爷送到家门口。他内人呵呵笑着,慈祥得很,似乎不像河东狮吼。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