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县石苍乡潭头村(林氏世居)有一座方形土楼(俗称枪楼,又作岗楼、土寨),远看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栉比鳞臻的土屋丛中,高耸的土楼庞大的身躯俨然一道空中壁垒直插云端,田野里的稻谷在秋风中摇曳,散发出阵阵迷人的稻香,好一个令人倾心的世外桃源。 潭头村,旧属兴化县永贵乡福兴里,明正统间裁撤兴化县,隶属仙游县兴泰里,1941年辖仙游县第四区(古邑)浔阳乡公所,称潭头保,1952年改为潭头乡,1958年撤区并社,称为潭头大队,今名潭头村。 潭头村分为上潭头和下潭头,上潭头林氏世居,下潭头王氏世居。据传上潭头为潭峰林氏唐九牧六房蕴公后裔,始迁祖宗宁公,原籍仁德里梅山(今龙华镇林内村),明万历间靠挑货郎担谋生,常常进山叫卖,走村串户。年复一年,他竟然把潭头当成了第二故乡,于是倾尽所有在这里买下了一块山地,搭起了草庐,开山造田,植树造林,成为潭头林氏第一代拓荒者。次年,他索性将家眷从梅山旧厝里搬迁到潭头定居。从此,一家人勤耕苦作,和气生财,家道殷实,子孙兴旺,成为一方殷实人家。潭头林氏传承至今18代,裔孙800余众,旅居马来西亚的就有100多人。 二十世纪初期,兵荒马乱,盗贼横行,潭头村多次遭受外来贼寇洗劫。据载1928年正月,德化县水口匪首黄其明带领一批匪徒闯进上潭村捉拿村民,并放火焚烧民房,掠夺民财,村民被抓捕97人,当场被打死3人,被烧民房128间,抢夺谷子5000公斤,耕牛20多头,全村被洗劫一空。1930年,象山匪首陈少玉、九溪匪首陈舜英又带领匪徒闯入潭头,抓走男女83人,牵走耕牛18头,打死7头。痛定思痛,为保护村庄和村民生命财产安全,潭头林氏村民决意联合起来在村口修建一座土楼,拱卫村庄。土楼是一种类似土围子,集避难与防御于一体的安全工事,上下四层,通高22米,内设36个房间,每层设有射击孔,视野开阔,发现敌情,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防卫或抵御。 据潭头村耆老回忆,1932年至1948年土匪多次进村侵扰,村民们得知消息后,立即躲入土楼里,大门紧闭,不给土匪一点机会。由于土楼只有一门进出,四周墙壁牢固,各间窗户矮小且窗口坚固,易守难攻;并且还在四楼备有石块、竹尾尖作为反击武器,使得土匪不能轻易靠近。土楼建筑的初衷具有两大功能:一是临时居住,躲避风险;二是严防盗贼,抵御入侵。二层、三层、四层多间设有“枪眼”,有的朝向大门口,有的朝向四周路口。土楼未建时,村民们“跑土匪”避难都是往山上“跑”(躲),自从土楼建成后,“跑土匪”都是往枪楼里面“跑”(躲),更有利于保护老弱病残者。 在解放战争时期潭头土楼为夺取革命胜利立下了功劳。1946—1949年间,浔阳中心国民学校校长林庆模(上潭头人)利用假期回村探亲的机会,经常夜里在土楼的二楼为村民和宗亲们讲解革命道理,教农民读书识字,学政治学文化,此举坚持了两三年,直到他参加游击队后才终止。 1949年,仙游解放后,潭头人民过上了平静的生活,土楼的作用渐渐减退了,从此成为村民议事、学习、娱乐的中心。村里在土楼里组织“十番班”,排练、演唱莆仙戏,歌唱新生活,当时演出的剧目有《杜鹃山》《沙家浜》《团圆之后》等。 上世纪六十年代,有线广播尚未普及,村党支部就在土楼内设立广播室,依仗土楼地势高挑的优势用广播筒直接对农民进行有效的宣传教育,使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迅速传输到村里的每一个角落。同时,还开创了利用土楼播音室每天定时宣读《毛主席语录》的先例,宣读上级文件,发布天气预报和防治病虫害信息,传播科学种田知识,受到全村干部群众的欢迎,直到1978年有线广播全面进村后才停止。 潭头林氏宗祠风尘荏苒,土楼在不知不觉中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为了保护好这座传统历史建筑,潭头人正在制定规划,重新修缮加固,力争把土楼装扮得更加结实,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张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