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龙华寺绝愚和尚
【发布日期:2024-10-17】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陈震辉】

  涵江的宁海桥始建于元代元统二年(1334年),由龟山寺僧越浦大师募建。建成后的三百年间先后六建六毁。

  清雍正十年(1732年)宁海桥被洪水冲毁,兴化府知府苏本洁捐俸倡修,僧人了磐多方劝募,方得动工, 历经15年,至乾隆十一年(1746年)八月建成。全桥15墩,墩跨10-13米不等,宽约6米,每跨石条5根,桥面共用75条条石铺设,每根石梁长10-13米不等,厚、宽各约1米。现桥即为当时第七次所修遗存。 

微信图片_20241016090309.jpg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为纪念越浦禅师募建宁海桥和创建吉祥寺,在寺旁建越浦禅师塔,原构件有“开山塔、元甲戌(1334年)造桥,封圆明济世越浦大师塔。雍正癸丑(1733)整桥董事修”等刻字。1930年禅师塔倒塌,1992年用原石料构件重修,今塔唯剩“开山塔”三字。 

  令人惊喜的是,禅师塔右立有一石碑,上刻“龙华寺比丘绝愚舍塔一座”。显然,这是雍正十年(1732年)至乾隆十一年(1746年)间龙华寺比丘为越浦禅师所建塔。遍查方志,唐宋以来,莆田境内以“龙华寺”命名的大寺唯有始建于隋代的仙游龙华镇龙华寺,现存《龙华寺志》为明末清初所修,故“绝愚”禅师不见载于寺志。

  为了进一步探明“绝愚”禅师身份,笔者四人上桥查勘,发现了十几处石刻,其中有一些涉及清代莆仙大寺院,诸如“囊山寺比丘”“三会寺住持比丘荆口”等。可见,参与修桥的大功德主都是莆仙大丛林。那么舍塔石碑上的“龙华寺”应该是仙游龙华镇的龙华寺无疑了。宁海桥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按青石比重2.7算,每块石条重约27-35吨。据说开采自秀屿区大蚶山,海陆距离约40公里。工匠运用“水托法”来运输和架梁,开采出来的石料先滚下海滩,待潮涨后用绳索连好浮子,通过浮子把石料提到水面,再用桅杉滑轮索拉上船,随即涨潮,从兴化湾运入三江口至宁海桥下锭。待初一、十五天文大潮时候,利用潮涨之力将石梁架上桥墩。

  在古代,僧人凭借其在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广泛的信众基础,在修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劝募往往能打动人心,使人们慷慨解囊。修桥在古代被视为积德行善之举,僧人通过宣扬佛教的慈悲精神和因果报应观念,为修桥赋予了神圣的意义,激励人们积极参与。元代僧人越浦首倡修桥,清代绝愚建塔纪念,这便是佛教信仰力量的体现。目前暂时没有关于龙华寺绝愚和尚的信息,但是这块石碑的解读无疑给千年古刹龙华寺又提供了一份宝贵的民间文献资料。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