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漫游仙游县龙华镇貂峰村,只为寻觅一只明代青石槽,一只有“文化”的石槽。石槽搁在吴氏老厝的老井边,是古代水井的“标配”,用以洗刷、储水和虞防。水井是口义井,正六边井沿,上刻文字:“义井琁瑶,丙辰(1436年)仲夏,长房敬造”。 一般水井,多以“甘泉”“慈济”等命名。吴氏义井,以“琁瑶”命名,或许有赞美凿井之人德如美玉之意。唐张说《玄识闍黎庐墓碑》云:“置义井,取施无求报。” 貂峰村的这只石槽为青石凿刻,长约100厘米、宽、高约50厘米。上刻文字:“是时成化丙申(1476年)季冬,得于金砂。至戊戌(1478年)仲春而重新之,扛之者用人三十二,新之者用匠二十。故书此以纪岁月,使后子孙知其首末云。明戊戌谷雨日,竹房记。”刻字共32字,这是仙游现存刻字最多的古代石槽。 据传,该石槽所用青石来自龙华镇金沙(金砂)村,距貂峰约5公里的路程。青石原料动用了32人扛回,又用了20名工匠去雕凿成槽。听了感觉有点夸张,却又是一阵悲壮。在548年前技术落后的明代,运输并凿刻这么一只大型石槽的确不易。吴氏竹房动用了几乎所有青壮劳力,不惜工本将这块青石原料搬运回来。 这一切都是源于青石的稀缺性,青石是一种石灰沉积岩,密度高,吸水性差,耐磨,这就决定了其作为建筑材料的接受度极高,古代宫廷就很喜欢用青石作为建筑材料。汉东方朔《神异经·中荒经》:“东方有宫,青石为墙;门有银牓,以青石碧镂。”唐白居易《青石》亦云:“青石出自蓝田山,兼车载运来长安。”在仙游民间,传统上用青石制作石柱、石阶、石鼓、石宝面。现存历史风貌建筑,大抵上都可以看到这些历经岁月打磨后包浆醇厚的青石构建。 青石为沉积岩,所以埋藏较深,不易开采。而仙游历史上并不大量出产青石,故青石是一种稀缺石料,一般用于建筑的关键部位。 青石密度为2800千克/立方米,以此计算貂峰石槽原料石重约1400千克,即1.4吨。以32人分成4队轮流搬运,每人次承受接近200斤的重量。 因为稀缺,一块上等的青石原料便是一份厚重的礼物,人们常以青石互赠。龙华镇林内济川岩有一青石槽,石质上乘,高约60厘米,宽约50厘米,口沿刻“清雍正岁丁未(1727年),狮子岩天竹置”。据寺院负责人讲,天竹是县城田岑底人,他在金沙的狮子岩为僧,凿石相赠济川岩。 凿刻成品后的石槽,是一件重要的生活用具,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为了保护石槽的安全,宣誓所有权,通常的做法就是在上面刻字。在古代能置办得起一件石槽的,通常是大户人家和寺院,今人借此为寺院或某个家族的历史断代,如钟山龙纪寺石槽刻字“至元甲申年(1284年)”、度尾宁国寺石槽刻字“政和七年(1117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