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
以案说险:谨防非法金融广告,理性投资是关键
【发布日期:2024-11-01】 【来源:陈碧英】 【阅读:次】【作者:】

  【案例介绍】

  张阿姨作为一位退休老人,本应享受安逸的晚年生活,却因一时贪念险些陷入非法金融陷阱。近日,她在某网点办理业务时,遇到了一位自称是某投资咨询公司的工作人员,该人员热情地向张阿姨推荐了一项“高回报”的投资项目,声称只需交纳3000元会费,即可享受专业的炒股指导,并承诺年回报率可达30%以上。面对如此诱人的承诺,张阿姨心动了,便来到保险公司准备将保单万能账户中的十万元提取出来投入该项目,柜面工作人员在受理该业务时得知张阿姨资金用途后,立即劝阻张阿姨不能轻信他人所谓的高收益投资项目,并耐心地跟张阿姨讲解金融诈骗的相关案例,同时,小何再次提醒张阿姨应提高警惕与家人商量后再做决定 。

  【案例分析】

  在本案例中,张阿姨遇到的案例是典型的非法金融广告陷阱。投资咨询公司的工作人员以高回报为噱头,夸大投资效果,隐瞒投资风险,是典型的非法金融广告手法。这类广告往往缺乏真实有效的信息支持,承诺的收益远超市场平均水平,极具欺骗性。

  【案例启示】

  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

  1.加强金融知识学习,熟悉投资的业务,不盲目相信他人的营销推介;

  2.坚持理性投资,提高风险意识,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投资项目;

  3.提高对非法集资、诈骗等非法活动的警惕和识别能力,选择正规的投资机构和渠道,警惕各类社交平台的可疑推荐活动,谨防通过来源不明的网站下载APP或投资相关产品;

  4.谨记金融投资必然伴随风险,坚决抵制“保本保收益”“高收益无风险”等噱头诱惑。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