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秀屿区深化产教协同育人、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人才链、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切实赋能高质量发展。 秀屿区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鼓励龙头企业与清华大学、东华大学等创新主体协作融通,共同打造联合实验室、实践基地等平台,帮助企业培养储备骨干技术力量,助推企业打造核心科技创新团队,加快资源共享、成果共用、合作共赢。同时注重依托产业,引导职业院校不断优化调整专业结构,莆田工业职业技术学校增设了化工、机电技术应用、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等专业,为石门澳化工新材料产业园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整合创新资源,组建海洋经济科创联盟、种植产业联盟等创新联合体,打造联合实验室、实践基地等平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紧密对接,加快共享资源、共同研发、共同转化。引导人才在重点项目建设、重大科技攻关、重要工作岗位上“挑大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2023年全区有效发明专利数达188件,申报省级STS项目5个。 聚焦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制定紧缺型人才目录清单,引进储备一批优质项目,探索“项目+人才”“产业+人才”等模式,实现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共进、产业上下游互联互通。2023年以来新增省市级高层次人才200多名,1名产业人才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市唯一。组建“产业链顾问团”,分产业聘请相关专家教授,为产业发展“把脉问诊”,以高质量人才供给助推产业做大做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