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莆仙戏
“莆版”戏服之美 期待匠心接力
【发布日期:2024-12-09】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林剑波】

  【核心提示】莆仙戏素有“宋元南戏活化石”之称。在莆仙戏表演中,舞台美术至关重要。莆仙戏舞台美术通过积累提炼,不断朝着形象艳丽的方向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蕴含浓厚的生活气息。

作为舞台美术的一部分,莆仙戏服装自成一套穿戴程式,确立了“宁穿破不穿错”的原则。在唐代莆仙戏问世之时,戏服也应运而生,但并未在莆田本土制作。直至清代末期,“莆版”戏服才姗姗来迟,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自此,莆仙戏剧服装传统制作工艺就在当地几个家族内世代相传。虽已经过百年的发展,如今“莆版”戏服行业却未能实现有效转型升级。

微信图片_20241209152416.jpg

  “莆版”戏服现状如何?未来路在何方?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村进户,一探究竟。

  本土制作已百余年

  日前,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莆仙戏《踏伞行》巡演活动在安溪县首演。随后,剧组在广东深圳、江苏泰州、江西抚州等地陆续演出。每到一处,剧组人员都倾情演绎,凭借顶级的舞台美术和表演艺术,展现莆仙戏古朴唯美的独特魅力,为现场观众献上视听盛宴。舞台中央,在灯光设备的辅助下,高品质的戏服熠熠生辉,为戏剧效果加分不少,赢得戏迷们的阵阵掌声。

  《踏伞行》是莆仙戏新编古装剧,由莆籍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周长赋执笔,国家一级导演徐春兰执导,福建省莆仙戏剧院创作演出,曾获得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该剧分为“踏伞”“听雨”“又雨”“共渡”四折,讲述一段荡气回肠的战乱爱情故事。

  莆仙戏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莆仙戏舞台美术通过积累提炼,已经脱离了形态粗犷的原始阶段,不断朝着形象艳丽的方向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蕴含浓厚的生活气息。

  作为舞台美术的一部分,莆仙戏服装自成一套穿戴程式,确立了“宁穿破不穿错”的原则。莆仙戏服装的样式与行当、剧中人物性格变化息息相关,因此业内流行着“看服装演戏”的行话。往往戏未开锣,观众就能从演员的服饰装扮中猜出几分剧情。

  在莆仙戏问世之时,戏服也应运而生,但并未在莆田本土制作。莆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申报资料显示,直至清代末期,“莆版”戏服才姗姗来迟,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自此以后,莆仙戏剧服装传统制作工艺就在当地几个家族内世代相传,一直处于家庭手工作坊式生产状态,虽然偶有添置少量设备,但受制于场地空间狭小、机械化程度低、人工成本高企等因素,使得“莆版”戏服行业还未能实现有效转型升级。

  古法技艺传承有序

  近日,记者驱车前往荔城区黄石镇,行至莆田第八中学门口时下车,然后徒步走进一条小巷子,距巷口仅10米处,便是一品戏剧服装设计室的所在地。从外观上看,此处建筑是镇上一处普通民房。走进设计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件旧戏服,它们静静地悬挂在杆子上,看上去颇有年代感。

  “这些旧戏服虽然失去原有的光泽,但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可以当作陈列品,放在一楼向往来的群众和客户展示。”宋一山是一品戏剧服装设计室的负责人,他一边介绍戏服,一边把记者带到二楼。

  当一个小木门缓缓打开的时候,眼前忽然出现了一个“新世界”,与一楼旧戏服完全不同的是,这里“藏着”满满当当的新戏服:红的、绿的、黄的、黑的、白的……各种颜色应有尽有;袍子、褂子、袄子、裙子、衫子……各种款式琳琅满目;龙纹、回纹、寿字纹、花木纹、海水江崖纹……各种纹样争妍斗艳。

  莆仙戏服装种类繁多,有帝王将相穿的龙蟒袍,有一般官员穿的补袍,有皇后、妃子等穿的女袍,有贵夫人穿的女袄,有宫人穿的宫衣,有武将穿的靠、铠,有书生穿的蓝衫,有旦角穿的各色女裙,有各种用处不同的马褂、背身,还有僧人衣、道士衣、刽子衣等诸般样式。各类莆仙戏服装称谓有别于其他剧种,例如京剧中的蟒袍,在莆仙戏中称为“统”;京剧中的褶衣,在莆仙戏中称为“素”。莆仙戏的服装款式分为绣花类和素地类,其中绣花类的图案以花木、鸟兽为主,花木多以当地的荔枝、枇杷为素材;素地类色彩单一,一般不绣图,只在领口、袖口等处勾勒简单的线描图案。

  宋一山是黄石镇清后社区居民,上溯五代,其先祖都是制作莆仙戏服装的手艺人。第一代开山鼻祖宋孟湛拜师学艺,学成自立门户,在家族内传授莆仙戏剧服饰传统制作技艺,至今已历七代,逐渐形成男眷全过程主导、女眷辅助刺绣的分工协作生产方式。

  莆仙戏剧服饰传统制作工序规范又繁杂,先要准备好布料和绣花框,然后绘制刺绣图案花样,接着把图案花样固定在布料上进行描摹,再确定图案配色方案和绣花线,最后刺绣、上浆、晒干、成衣。宋一山介绍,莆仙戏剧服饰传统制作技艺传承有序,一直沿袭古法,富含原典性、学术性和完整性,凸显独特性、历史性和工艺性,极具艺术、教育和经济价值。

  作为家中的第六代传人,宋一山11岁时就随父学艺,17岁后熟练掌握刺绣和成衣工艺,并且擅长莆仙戏服装的款式、纹样设计和全衣配色。2021年8月,莆仙戏剧服饰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莆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次年,宋一山成为莆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如今,莆仙戏剧服饰传统制作技艺传至宋一山的子侄辈。

  “下一辈中,侄女宋娟媖跟着我制作戏服。虽然莆仙戏剧服饰传统制作技艺还在传承,不会在我们这一两代失传,但接下去就很难预料了。家族后辈学艺意愿并不强,几乎没人了。”宋一山表示,现在已经没有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陈规了,只要有人愿意学,他就倾囊相授。

  生产方式落于人后

  离开镇中心,记者来到黄石镇江东村,这里是莆仙戏的发源地。史料记载,江东村人江采苹入宫时颇受皇帝宠爱,被封为梅妃。唐玄宗李隆基将皇宫内一班梨园赐给莆田,同时命宫廷乐师雷海青根据莆田地方特色,对这班梨园加以改良,遂成为莆仙戏的前身。后来,人们为了纪念雷海青对莆仙戏的贡献,在江东村供奉梅妃的浦口宫附近兴建飞云庙。2015年5月,时任中国戏剧研究所所长王馗率全国戏剧专家到梅妃故里开展调研,考证莆仙戏的前世今生,后形成课题成果,为莆仙戏起源提供了更高层次的理论依据。

  在莆仙戏历史文化源泉的滋养下,江东村历来盛行习戏之风,仅最近几十年,当地就先后出现了10多个大大小小的莆仙戏剧团,例如“江梅”“清梅”“雪梅”等,也涌现出像林金标、吴清华、祁玉卿等一众莆仙戏表演大家,以及著名编剧祁宗灯、化妆大家吴玉仁等,他们都曾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荣誉。

  吴玉仁是一位蜚声莆仙戏剧界的脸谱艺术大师,为许多名角化过妆,曾在耄耋之时总结60年从艺经验,创作出成百上千个莆仙戏脸谱,最后将200个精品汇成一本图集。上世纪80年代,吴玉仁退休后在江东村创办梅妃故里戏服戏具生产基地,常年为当地大剧团、民间剧团和外地剧团供应戏服。

  如今,吴家的莆仙戏服装制作手艺和生意已经传到了第三代。吴碧芳是吴玉仁的孙女,初中毕业后就跟着家人学习刺绣,目前与丈夫黄金辉一起经营着家里的文泉戏装店。夫妻俩一年到头只忙一件事,就是制作戏服,偶尔也制作一些民间宫庙活动时使用的横彩,延伸周边同类业务,尝试拓宽市场。

  “跟三四十年前差不多,主要靠手绣,干的全是体力活,赚的都是辛苦钱。有时候为了赶工,一天要连续工作10个小时以上,一整天都坐在椅子上,有时饭都顾不上吃。”黄金辉说,现在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利润空间日趋收缩,只能根据订单情况合理雇佣人员。岁末年初时最忙,绣工最多可达七八个人。

  文泉戏装店与浙江的一个厂家已合作10余年,借助对方先进的电脑刺绣机,采用最新的工艺制作戏服。“浙江那边设备好、技术好,可以批量化生产,产品很丰富,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我们这边受综合条件所限,有时难以做到这一点。”吴碧芳说,没有标准化厂房,家中住宅只能勉强放下几台普通绣花机。

  从文泉戏装店出发,记者在村内找到吴明华的住所。他是吴玉仁的女婿,也是浦东锦绣庄的经营者。当天,烈日炎炎,只见四五个绣工挤在一处小平房内,手中不停地飞针走线,加紧赶制一批即将交付的绣品。“很早就跟着老板学刺绣,30多年过去了,一直干这个手艺活。”绣工朱梅兰说,“后生仔肯定坐不住,干不了这个活。”

  青年时期,吴明华喜欢书法、篆刻,也从事相关行当。1982年结婚后,他就转行跟着岳父学刺绣、制作戏服,目前专注于制作民间宫庙所需的绣品,主要客户来自宝岛台湾。“一直以来都是纯手工制作,没有借助任何的机器设备,生产效率确实比较低,所以有时候大订单的生产周期长达几个月。”吴明华说,“这是家庭手工作坊生产方式的局限性,一时难以改变。”

  寻求逆境突围之道

  “当前,本地几个莆仙戏服装厂家在中低端市场可以有所作为,但很难进入高端市场。所以,高品质的莆仙戏服装只能去浙江找大厂家定制。那边的产业很成熟,链条上所需的设计人才、工艺设备都很完善。”莆田市艺术研究所所长林金标说,这种实力落差取决于“莆版”戏服行业的整体现状:一是设计人才匮乏;二是机械化程度低;三是工艺水平滞后。

  林金标原是莆仙戏一团的负责人,也是莆仙戏剧界的老艺人。他所说的中低端市场,就是莆仙戏剧团在乡下舞台演出用的戏服,而高端市场则是剧团在参加大型公共文艺演出时用的戏服,这类戏服对面料、图案、工艺要求都比较高。

  莆仙戏一团转企改制为福建省莆仙戏剧院,并升格为莆田唯一的市级院团。“重要演出大都在室内专业场馆进行,灯光设备比较好,可以让观众看到高品质戏服散发出的美感。至于下乡演出,没必要用到高品质戏服,因为灯光效果达不到。”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莆仙戏剧院副院长黄艳艳说,真丝材料制作的戏服比较高端,会吸光,搭配灯光时,看上去很柔和,不会刺眼;人工纤维做的戏服会反光,看的时候略显模糊。

  市场化运作之后,莆仙戏剧院自负盈亏。据统计,常年莆仙戏剧院下乡演出200场左右,主要集中在春节前后。如果在民间重要节日期间演出的话,剧团每天收入可达四五万元;如果是普通节日演出,日收入两三万元。

  “养活一大帮子人不容易,各项开支都要精打细算。戏服更新挺快的,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可以自己生产的话,估计既能省钱还能赚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莆仙戏剧院院长吴清华说,“我们有意寻找合伙人,在莆田联合开办一个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莆仙戏服装加工厂。”

  在提高莆仙戏服装生产机械化水平方面,莆田业内早有共识。宋一山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率先购置了电脑刺绣机,用于生产高端戏服。“一台机子抵得上10个左右的绣工,生产效率提高了,人工成本也降低了。”宋一山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新设备有助于新工艺的产品转化。

  早些年,宋一山察觉到市场变化和经营压力。他发现,以前由于信息闭塞和交流缺失,上一辈手艺人只是窝在自家的作坊里,如同闭门造车,对于外面的同行业发展情况知之甚少,导致设计理念和配色方法逐渐过时,与市场需求脱节。

  有问题,那就想方设法解决。经过一番考量之后,宋一山决定外出“取经”,经人牵线搭桥找到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蓝玲,向她学习服装设计和配色新工艺,最后带回了不少新样式。“真的要走出去才能打开眼界,才会知晓不断创新的重要性。故步自封,总有一天被淘汰。”宋一山说,他还自行钻研出莆仙戏服装不易褪色的小技巧,解决了困扰已久的普遍问题,优化了莆仙戏剧服饰传统制作技艺。

  眼下,“莆版”戏服行业还有一个严重的瓶颈,就是关键性的人才问题。目前,制作莆仙戏服装的从业者都是低学历出身,后期也没有参加相关专业的进修学习,导致创新意识不强、理论素养不高。由于长期的家族内部传承,“莆版”戏服行业生态难以吸收新鲜血液,致使发展动力不足。

  此外,莆田本土的中专、大专、本科院校均未设置与莆仙戏服装设计相关的专业,这也是“莆版”戏服设计人才匮乏的原因之一。“在莆田,几乎找不到经验丰富的成熟设计师,也招不到可塑可造的年轻学生。”宋一山说,“其实,可以考虑校企共建,联手办班,订单式培养我们急需的人才。”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