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导读:近年来,新就业形态蓬勃发展,仙游县众多物流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驾驶员、家政服务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然成为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新兴力量。仙游县总工会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主动出击、积极探索,创新构建“1+6+N”服务体系,全力塑造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温馨家园。 服务中心:新就业者的“温馨港湾” 为使广大新业态劳动者切实感受到“家的温暖”,今年 4 月初,仙游县总工会携手校之安(福建)校园后勤管理有限公司,以“共建共享”模式,在全省率先设立县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中心。该中心上下两层,使用面积达800平方米,内部设有劳动者休息驿站、枫桥驿站、培训中心、职工之家、职工书屋、党建中心等多功能服务站点,为劳动者们提供入会办理、餐食供应、休憩场所、阅读空间、健身设施、咨询服务、权益维护等“一站式”便捷服务。 “这里仿佛就是我们的另一个家,工作之余能来此舒缓身心,还能参与各类培训学习活动。”一位快递员感慨地说。服务中心不仅环境宜人,更重要的是为劳动者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群体归属感。 “1+6+N”:多维度的守护与支持 仙游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官金华介绍,总工会围绕组织建设、思想引导、权益维护、综合服务等核心任务,匠心打造“1+6+N”工作模式。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中心这一凝聚与呵护新就业群体的“新阵地”为依托,着力推进“六个一”暖心项目:组织一次集中入会活动、开展一堂思政教育课、赠送一批人身伤害意外保险、安排一批健康体检服务、点亮一批微小心愿、举办一次集体生日聚会,从而精准对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需求。与此同时,聚焦“N”个拓展方向,将冬季送温暖、夏季送清凉、普法宣传教育、劳模工匠事迹宣讲等系列活动融入服务中心日常工作,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思想启迪、就业援助、合法维权、业务特训以及工会传统的“四送”服务等,切实解决实际问题,让广大劳动者深切体会到党委政府与工会组织的关怀与贴心。 截至当下,借助“线上申请”“扫码入会”等便捷途径,全县新增1065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组织;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购置人身意外险4100 份;组织520人次的优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享受免费健康体检;为51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发放电饭煲、空气炸锅、电风扇等实用生活物品;在关爱服务月活动启动仪式之际,为95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举办集体生日会。 官金华表示,这一综合性服务阵地作为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后续将持续创新推进关爱新就业群体的暖心服务举措,秉持“党建引领聚合力、工会服务在身边”的工作理念,通过实施多方协同联动、赋能提升的暖“新”工程系列行动,联合县委两新工委、人社部门、法院等相关县直单位,切实履行各自职责职能,为新就业形态从业者常态化提供休息餐饮、法律维权、帮扶救助、教育培训、学习运动等多方面的精细化服务,使广大劳动者时刻沐浴在党委政府与工会组织的温暖关怀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