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管理工作纷繁复杂。天上的低小慢飞、地上的养犬管理,食药环境、护校安园、活动安保......面对千头万绪,黄世雄总是能抓住那根关键的“线头”,敢想善为,穿针引线,为辖区稳定织就“平安网”。 从警20年来,因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嘉奖5次,获评“优秀公务员”6次、全省安保先进个人、全省昆仑行动先进个人,他就是莆田市公安局城厢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二级警长黄世雄。 全民护学,完善治安样板 “治安管理,是一项既繁琐又复杂的工作,它要求管理者不仅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做好战斗员,更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做好指挥员。”黄世雄常说。 “一丝不苟,爱队如家。”这是同事们眼中的黄世雄。面对复杂的治安形势,黄世雄一心扑到工作上,研究学习治安管理业务。他深知治安工作关系社会民生,涉及内容多,覆盖范围广,要把治安基础工作做扎实,单靠公安力量远远不够,重点还要发挥群防群治的力量。于是以这种理念出发,黄世雄决定从校园安全入手,积极探索完善全民护学工作机制。 行动胜于空想,实践方能成就。他发现遇到突发状况,派出所民警最快也要数分钟才能到。校方虽有安保人员,但力量不够。可是校园周边商铺林立,这是一股巨大的“潜藏”群防力量。于是他开始思索如何升级“护学岗”,充分整合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校园守护。 今年4月,在治安部门牵头下,一场别开生面的全民护学应急处突演练在城厢区第二实验小学开展。这个由校内安保力量、校园周边商住户、公安警力三方联动的最小应急单元“135”一键快速反应防护圈,构筑起强大的校园“防暴恐震慑区域”。 这套“组合拳”是“护学岗”警力支援机制的“升级版”,显著提升了校园周边见警率、管事率和道路通行效率,受到各方好评。城厢区第二实验小学护学岗试点成为具有城厢特色的护学样板,在全区推广学习实践,通过统筹警方、校方、家庭、社会等“护学”力量,筑牢校园安全屏障。黄世雄还牵头探索在霞林学校筹建未成年人“一站式”保护基地,落实“宣传教育、心理干预、犯罪打击、关爱帮扶”等工作,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智慧安防,堵塞治安漏洞 2024年初,城厢辖区一新建小区出现了入室盗窃案,犯罪嫌疑人精心伪装并躲过公共监控范围。虽然案件在短时间内侦破,但细心的黄世雄复盘发现,这个小区没有安装智慧安防系统,“如果有安防系统,可能会在案发前有‘预警’,或者在案发侦查将发挥重要作用。”黄世雄心想,若是全新小区都没有安防系统,城厢其他老旧小区的安全隐患就更突出了。 说干就干,黄世雄带队迅速开展摸排,了解辖区安防小区占比仅有64%。他走访多个典型小区,揪出问题根源。原来,安装系统所需经费较高,涉及各方都在推诿,业主十分排斥额外的支出,而物业认为小区已经布了监控,同样不愿意多掏钱,事情就一直搁置下来。黄世雄为此苦思冥想,决定推动各方启动“公共维修基金”。 抓住了关键“线头”,事情便迎刃而解。黄世雄马上找到城市管理部门物业负责人商讨对策,了解各小区启动相应资金的前提条件。最终,在他的多方奔走协调下,终于突破了资金的瓶颈问题,城厢区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占比达96%。 在完成智慧安防小区建设之后,黄世雄带领大队人员积极研究如何将预警模型与智慧安防系统有机结合,全方位、多维度感知治安要素信息,为治安防控、社区服务、社会治理提供支撑,切实保护老百姓人身和财产安全。 严管场所,消除治安隐患 今年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中,黄世雄未雨绸缪,提前2个月便紧锣密鼓谋划部署。针对娱乐场所打架斗殴、寻衅滋事、黄赌毒等治安管理中的顽瘴痼疾,他带领民警开展实地调研,摸清各个行业场所的安全隐患。针对不同问题,牵头制定了针对性强的整治方案,并细化到各个环节,确保有的放矢。方案实施后,有效整治和预防辖区的一些治安热点问题和不良苗头。 城厢区作为市中心辖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台球室、密室逃脱、私人影吧、电竞酒店、网约房等新兴业态逐渐兴起,但由于行业管理机制不够健全,黄世雄敏锐察觉到可能带来的治安隐患。他不辞辛劳,带队逐一走访,了解其经营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监管整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4月份以来,治安联合各部门在万达广场、联创商圈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重点场所整治行动,辖区治安明显好转,黄赌举报类警情同比下降42%。 从警20年来,黄世雄从一名基层派出所民警,成长为治安大队大队长,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爱民护民,成为群众心中可靠的忠诚卫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