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金石山万寿观记
【发布日期:2025-01-16】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万寿观坐落于仙游县鲤城金石山西侧,即仙游一中校园内。万寿观,实为宋龙图阁待制少师傅楫祠,原名金石山福神道院,始建于建炎年间(1130年),积成于绍兴丁巳(1137年),奉祀玄天上帝,分立傅氏先祖及傅楫牌位。

  傅楫,字元通,治平四年进士。绍圣二年(1095年),为端王赵佶就学之资善堂侍讲、翊善。徽宗即位时,擢监察御史,权殿中侍御史,移国子司业,迁起居郎,召中书舍人。建中靖国元年,由于时事更张,加上布章力挤,自觉无力回天,遂求外补,诏不许,恳求不已,邹浩为请乃听,除龙图阁待制知亳州,终忧国是每况愈下、旧学遭窜逐成疾,崇宁初(1102年)猝然谢世。因涉嫌元祐党争,历三十八年而恤典未加焉。绍兴九年(1139年)高宗颁赠少师、敕葬,始立墓碑厚葬。金石山因傅楫就学于此并陈襄师“傅元通,金石人也!”赞语而得名。楫三子谦受仕浙江括苍,渡海返闽途中,蒙帝庇佑幸免海难。乃捐俸创堂,奉少师祠,以福神名之。

  阅宋元二百余年,期间拓地增屋不一。宋淳熙年间(约1186年)傅楫侄孙直龙图阁傅淇率领众亲各以先辈名义拓地增屋,重修少师祠。此前,年九十的傅淇母亲,常叹子虽官居直龙图阁,却未能目睹金銮宝殿之宏伟建筑。为达母愿,傅淇将主殿建成形似金銮殿之建筑,史有 “小金銮殿”之称。傅淇建“金銮殿”之事也不胫而走。由于小人谗言,傅淇差点惹上“谋反”之祸。历经元明,原祠堂栋腐桷摧。明洪武年间(约1396年),知县顾思敬重修,改建为祝圣道场,更名福神观,专祀玄天上帝,两庑绘神像,前殿设仪门,以备四方水旱祭祷消灾盛典。永乐宣德成化年间,屡经修葺。明隆庆四年(1570年)改名万寿观。清顺治五年(1647年)、嘉庆乙亥(1805年)及光绪年间也进行过多次修缮。

  万寿观为砖石土木混合结构,观宇傍山而筑,坐北朝南,殿堂崔巍,布局庄严。主要建筑有山门、天池、两侧庑廊、正殿、先祖殿及东西偏殿。它保存古代宫殿建筑风貌,有很高的文物品味。正殿为玄天上帝殿,双檐歇山式,面宽三间,殿顶用八角卦藻顶装饰,精细古雅。殿前一对青石龙柱,虬盘浮雕,刻工精细,形态逼真,造型生动。殿内外均用木石柱支撑,四周回廊宽敞,穿斗抬梁式梁架,所有抖拱、雀替、重莲和灯梁柱头,分别装饰各种花鸟人物图案,或彩绘或琉金镁刻,无不象形立意、玲珑剔透。殿内屋顶上绘有波纹云影,殿前拜台两侧设陛斜石阶,台前丹墀系一整块青石蟠龙雕刻而成。整座观宇为少有的仿金銮殿建筑。大殿前天池广阔,全用花岗条石铺砌。山门宽五开间,观深三进。东为馆舍,西为偏殿(武庙),加上周边的少师读书处、金石寺等古迹,整个建筑群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布局典雅壮观,堪称古宫殿建筑之标本,具有历史、艺术和考古价值。(傅加寿)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