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面前摆着一部书稿,是朱来水的长篇历史小说《遗爱枫亭——陆秀夫蔡荔娘传奇》。我知道陆秀夫与文天祥、张世杰并称南宋末年“三杰”,更因崖山海战中抱着小皇帝跳海殉国而名留青史,但不知他与福建枫亭的民间女子蔡荔娘有一段凄美的生死恋。怀着好奇打开书稿,随着作者婉约平实笔触的娓娓道来,不由得被吸引一页一页看下去,越看越入迷入戏,越来越觉得这本书值得一读。 小说写的是南宋末年,蒙元军队穷追猛打、宋朝皇室和勤王兵马节节败退,护送宋端宗赵昰皇帝逃难到枫亭的朝廷大臣陆秀夫,由杨太后主婚迎娶当地年轻女子蔡荔娘,而后两人惺惺相惜、殷殷思念、遥相守望、至死方休的爱恋历程。陆秀夫与蔡荔娘的爱情故事是在战乱频仍、社会动荡背景下发生的,因此作者将其放在南宋朝廷和大宋子民保土救国的大视野下来讲述:陆秀夫面对国家危亡,力挽狂澜、鞠躬尽瘁,赢得蔡荔娘崇敬和爱慕;而蔡荔娘心怀社稷、忧国忧民和豁达睿智、宽容博爱,也深得陆秀夫赏识和喜爱,两人虽身份悬殊、年龄差异,而因救国救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走到了一起。此后,伴随着陆秀夫与皇室撤离枫亭并在闽南和广东南澳、香山、硇洲岛等地不断迁徙最后在崖山覆灭的整个过程,蔡荔娘都与殊死奋斗的陆秀夫一路“随行”、隔空思念,为之担忧为之祝祷为之鼓呼为之悲愤。甚至在南宋灭亡、陆秀夫殉国后,蔡荔娘仍然参加地下抵抗运动,为的也是抗元复宋的一念未平。可见陆秀夫蔡荔娘的悲欢离合是与宋元战争的波澜起伏同频共振的。如果这场战争没有那么激烈和残酷,陆秀夫蔡荔娘的遭遇就不会那么坎坷和痛苦;换言之,如果没有战争的煎熬和考验特别是生死经历,陆秀夫蔡荔娘的爱情故事就不会显得如此坚贞壮烈和凄楚感伤。 既然陆秀夫蔡荔娘的姻缘爱情与抗元救国战争紧密相连,作者在细腻刻画两人缠绵缱绻深情爱恋的同时,也同样浓墨重彩描绘战争的恢宏和惨烈。除了对南宋残余力量与蒙元军队三年鏖战的宏观叙事,更有莲花山伏击战、五坡岭之战、崖山海战等战斗场景的细致描写,特别是惊心动魄的崖山之战,是我所见对于这场大海战的最直观具体、最生动形象的描述。作者如此写战争,当然是要讴歌英雄以及他们的坚强勇毅,同时也是要以战争的残酷去反衬和平安宁之可贵。是的,陆秀夫、蔡荔娘和书中另一对恋人李春牛、真珍,在奋斗牺牲过程中始终充满了对国泰民安的无尽渴望。 古往今来,人们无不追求美好的爱情、幸福的婚姻,但“乱世佳缘少”,战争和动乱环境下,诸多男女的爱情、婚姻之梦往往支离破碎。然而,人们的精神追求并不会因此减弱,爱情之花依然强烈绽放。陆秀夫蔡荔娘就是在这种乱世之恋中展现出他们的忠诚和坚贞,成为了一个千古传奇。 我与朱来水相识很早。我知道他爱读书、爱写作,转业地方工作以及退休后仍保持这个习惯。发生在其家乡的陆秀夫蔡荔娘爱情故事,他耳熟能详,不经意间就从笔尖下流淌出一部二十几万字的文稿。2009年曾经印制成书,在一定范围内交流研讨,获得当地史学界、文学界广泛认可。近来经修改,将正式出版。我看到一些业内人士的评语:“《遗爱枫亭》写得非常好,满满的家国情怀,荡气回肠,难得佳作”;“情节跌宕起伏,情感细腻,情景引人入胜,人物塑造丰满且个性强烈,不愧大作”“故事展示了南宋王朝最后的悲歌与绝响、流离与无奈、华夏先民的血泪抗争,叙事生动,文笔流丽,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