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记者 许伯英)1月31日(农历正月初三),荔城区黄石镇江东村开始垒红桔塔,拉开莆田元宵序幕。 当日上午8点半,记者在浦口宫内看到,村民已早早聚集在这里,老人孩子在案桌两侧按大小品相挑选合适的桔子,年轻人则爬上爬下协同“作业”垒桔塔。每座桔塔底层都有16粒红桔,大桔子在下,小桔子在上,以铁管为芯,每两层加筑一层夹板,一层一层垒至大殿顶部。红桔数量随桔塔层数增加而递减,顶层塔尖为四粒红桔收尾,最高的桔塔由底座直至主梁,蔚为壮观,吸引了大量的外地游客前来观赏。 南平游客叶有陈告诉记者,他在网上看到“全到莆田过大年”的宣传视频,看到以往莆田元宵盛况,都说一整个正月都在闹元宵,感到十分震撼。当他到江东村观赏,直呼:“没想到比想象中还完美,非常热闹”。来自江西九江的游客赵秋平和妻子骑着摩托车,跨越800多公里,来到莆田观看元宵,体验莆田的风俗民情,他告诉记者,他打算在莆田住上一个月,完整体验莆田元宵风俗“套餐”。 据介绍,今年春节,当地创新非遗文化体验形式,首次让游客参与制作桔塔。从上海远道而来的游客何敏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近距离感受挑桔子、垒桔塔等制作流程,感受独特的非遗风采。 记者了解到,浦口宫内的15座红桔塔代表15个自然村,每座桔塔高低不等,代表各村不同的人口,垒桔塔时户数最多的里社要派出多人的制作队伍,垒起的红桔多达数百公斤,户数最少的只需要六个人就能完成制作,每年垒好红桔塔后都要在塔尖贴上“三春”并鸣炮庆贺。 梅妃文化研究学者江国兴告诉记者,浦口宫垒桔塔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的正月初三一大早,村民们齐聚浦口宫内挑选5000公斤鲜红的桔子,在主殿梅妃像前垒起15座数米高的红桔塔,组成颇为壮观的“果龛”,祈愿吉祥平安、红红火火。这一民间民俗工艺祭品源于唐代,传承至今已上千年,全国独一无二。 当天,浦口宫前还上演精彩纷呈的舞龙舞狮、踩高跷等民俗表演,为元宵节增添喜庆氛围,吸引众多村民及游客前来观赏,共同感受这份浓浓的年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