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应变出效益,旱地获丰收。 近期,在仙游县大济镇坑北村,家家户户门前晒满木薯粉木薯渣,今年村民们种的木薯又喜获丰收。 马峰生产组位于大济镇坑北村东北部,拥有农耕地250多亩,由于去年雨水欠缺,该生产组旱地山地比较多,为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经济,村民们只能改良种植有经济效益的耐旱作物。去年春季该生产组村民充分利用当地区位优势,因地制宜种植高产高效益的耐旱木薯50多亩,预计可收成150多吨,产值达30万元左右,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木薯日前已成熟可收成,近期许多农户正忙着上山下田抢收,各种车辆忙碌地穿梭在机耕道上。碾制木薯条现场,碾碎的木薯渣经过机械分离、冲洗、沉淀成为木薯淀粉。村里82岁的种植户陈凤林老人多年从事农业种植,很有经验,他认为木薯生命力强,又是耐旱作物,产量高效益也高。今年种植的木薯又获丰收,心里非常高兴。 在推进乡村振兴中,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大济镇坑北村根据气候变化及当地环境条件,采取“应变”措施,改良种植旱地作物,促进旱田增效,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该生产组去年种植50多亩旱地木薯收到了很大的经济效益,村民们心里乐开了花。该木薯粉产品销往全市各地,有的商贩还特地开车前来大量收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