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次乙巳,二月初二,神龙抬头,携友数人,重上壶山。 壶山者,盖兴化之山岳神秀也。夫爰峥嵘峻极之状、超凡致雨之美①,穷山海之宏阔,尽世俗之贡献,得夫子之慨叹②。四环南岛湄屿,北岳九华,西垂九鲤湖,东方天云洞③,皆玄道之瑶台,古仙之宅洞也。大爱天后泽被四海,携梦古仙驰骋百世间。呜呼,壶岳奇挺兮,垂绅正笏;地呈钟灵兮,神明扶持。 登临壶山兮,步步胜景;极目四方兮,处处怡颜。蜿蜒逶迤盘山路,翠绿点缀飞檐红。蜂蝶翩跹绕芳甸,燕莺啼啭醒丛林。赏怪石灵动玄奥,观幽洞虾蟹安闲,窥蚝壳时光倒流④,品石刻⑤天工圣手。吁嗟,卷章徐展兮,自然静娴;身心沉醉兮,尘世嚣冗。 有词为证:峰峦峻极,独立擎天,脊挺莆阳。瞰壮丽山河,千秋形胜;荼绿漫山,金炉衔云,凌云殿前酹大荒⑥。惊回首,“极高明”⑤幻耀,潮汐泉④奇。 文献名邦彪炳,遥荷此公作怪也②。郑公长眠地⑦,沧桑千古;二帝驻跸⑧,冀图匡复。逶迤兰水,环绕壶山,好看朱紫满街走。看今朝,重彩绘未央,扬帆丝路。 注: ①壶公山濒临湄洲湾,山势突兀,春夏季节,海洋暖湿气流受阻隔,晚间气温骤降,形成云团雾气笼罩山巅。若晨间云消雾散,山峰轮廓清晰,乃晴天之兆;若晨间云穿雾绕,越积越多,乃积雨之象。壶公山遂有天然气象台美誉和“壶公致雨”美景。 ②夫子即朱熹。据《兴化府志》载,朱熹赴任同安县,路过莆田,拜访了“南夫子”林光朝、史学大家郑樵,游览了莆阳名胜,盛赞壶公山:“莆多人物,以文献名邦著,乃此公作怪也”。 ③湄屿即湄洲岛,九华即荔城区西天尾镇九华山,九鲤湖位于仙游县钟山镇,天云洞位于秀屿区埭头镇大蚶山主峰。 ④约在1.5亿年前的晚侏罗纪燕山运动地质年代,壶公山是一座若隐若现的岛屿,由于火山喷发,地壳上升,造就了巍峨壶公山,也造就了满山石象、仙椅等嶙峋怪石和山巅岩石上布满蚝壳、洞穴清泉里生长着小虾小蟹等奇观。其中潮汐泉是壶公山上一眼温泉,该泉与潮汐相呼应,潮涨则满,渐退则涸,堪称奇迹。 ⑤壶公山上有各个年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第一山”“壶中明”等百余处摩崖题刻,位于山腰处的“极高明”是极具传奇的一处石刻。相传谁能摸到这三个字,不是神仙就是皇帝,至少可中状元,是故,凡步行上山者经过此石刻时都会停下来体验一下。 ⑥凌云殿位于壶公山主峰之巅南侧,下辖三十六岩十八院 ,整个建筑群依山而造,蔚为壮观。 金炉即金炉峰。该山峰如同一座巨大香炉摆放在凌云殿前。 “酹大荒”是祭奠时将酒洒在地上, 表示对广袤荒野的祭祀。 ⑦郑公即“郑氏三兄弟”之一的郑露,其墓葬位于壶公山宝胜院麓牛眠埔。南朝时,郑氏三兄弟迁居莆田,在南山郑氏祖坟侧建“湖山书院”,开莆田文教之先河,从此莆田“十室九书堂,龙门半天下”,被誉为文献名邦,海滨邹鲁。 ⑧《莆田县志》载,南宋末,元兵进犯临安(今杭州)。文天祥、陆秀夫诸大臣拥端宗、卫王入闽,驻跸白云院。白云院今称白云寺,坐落壶山西侧山坳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