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陈国孟)“书峰枇杷开采咯!”,又到一年枇杷成熟时。3月18日上午,伴随着一声开采锣鼓的敲响,今年仙游县“书峰枇杷”正式开采上市,随即,全乡大小枇杷种植户都进入了一年最忙碌的时节,忙着在自家枇杷园里采摘备受各地爱尝鲜市民青睐的金黄枇杷,再由村经济合作社等营销主体通过统一品牌、统一标识、统一包装和统一品控、集中销售,稳定果品质量和枇杷价格,确保果农妥妥地增收。 开采日下午,数着手中的钱,该乡枇杷种植户黄天禄笑得合不拢嘴,“枇杷是‘早春第一果’,我种植有10亩400棵。今年风调雨顺,加上采取了科学的管理技术,今年的枇杷又大又好吃,上市价格也比较好,所以今年估计可卖10万元左右,真的太高兴啦!” “今年,书峰枇杷迎来丰产,大小山头山青水绿,枇杷金黄。”书峰乡乡长李双忠告诉笔者,在销售渠道方面,书峰乡党委政府依托“党支部+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枇杷产业发展模式,通过举办枇杷节,与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合作、引进物流平台公司等方式搭建产、销、运对接合作平台,拓宽枇杷鲜果销售渠道,建立了“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售,进一步打开周边市场销路,拓宽枇杷的销售渠道,助力果农丰产又增收。 为进一步打造枇杷优质品牌,书峰乡还成立了发展智库,建立人才顾问制度,聘请枇杷专家开展品种培优、种植管理优化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发枇杷酥饼、月饼、枣糕等系列深加工食品,推动延伸产业链条,进一步提升书峰枇杷的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 书峰乡地处仙游县北部山区,好山好水孕育了名优农产品——书峰枇杷。目前,全乡枇杷种植面积高达2万多亩,主要分布在书峰、四黄、兰石、锦鲤等6个村,种植有“早钟6号”“解放钟”“长虹”等系列名优品种,是省定的枇杷主要生产基地和第七批枇杷栽培标准化示范区。今年全乡预计枇杷可采摘1万多吨,总产值超过1.6亿元,其中早上市的“早钟六号”枇杷品质、产量相对较好,开采后每斤收购价大约13~14元;枇杷中极品的3000亩“贵妃白”“三月白”晚熟枇杷,每公斤价格更是翻倍;这三个品种占据了全乡枇杷总产量的70%。 在这个人口仅有1.5万人的“中国枇杷之乡”,书峰果农靠啥种出“人优我特”的“书峰枇杷”,且长盛不衰?据悉,近年来,依托“中国枇杷之乡”品牌,书峰乡政府携手仙游县书峰枇杷协会,引导全乡枇杷产业化经营,成立了华丰、华兴、百松果蔬等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了“书峰”牌商标枇杷,联合果农抱团做好枇杷种植管理技术和市场营销,并通过科技培训班提升种植水平,采用绿色无公害栽培技术,走上科技种果的绿色产业发展新路。 书峰乡党委书记陈洪伟表示,下一步该乡将继续与科研机构合作,研发和引进更优质的枇杷品种,不断优化种植技术,同时加强对枇杷深加工的研发投入,开发更多高附加值的枇杷加工产品,并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多样化的品牌宣传活动,讲好书峰枇杷的故事,并结合书峰自然风光和文化资源,开发以枇杷为主题的乡村旅游项目,促进一产“接二连三”、旅游业“接二连三带一”的融合发展,实现从“卖一季”到“卖四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