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莆仙戏
莆仙戏《四郎探母》的家国情怀
【发布日期:2025-04-07】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支平】

  剧情简介:北宋年间,辽邦起兵进犯中原,三关被困。六郎杨延昭命焦、孟二将回朝讨救兵。天波府佘太君亲自挂帅,带领杨门众将赴边关解危。身在辽邦被招为驸马的四郎杨延辉,得知母亲挂帅赴边,悲喜交集。公主琼娥发觉驸马神态有异,追问之下,四郎无奈将隐情实告。琼娥深明大义,准四郎出关探母并会前妻。四娘耿金花与四郎一别十五载,杳无音讯,关前相见,又爱又恨。太君闻报大恼,怒斥逆子,下令处斩。众将求情讨保,太君始谅四郎,准其携公主过营密议两邦和解之策。萧后闻知驸马、公主罢兵出关议和,怒火万丈,将四郎父子押到雁门关城楼,逼佘太君放回琼娥,不然要将四郎父子斩首。太君将计就计,也以斩琼娥相胁。在割舍亲情面前,萧后进退维谷,最后在佘太君及琼娥劝说下,茅塞顿开,两邦和解。

640要 (1).jpg

  仙游县莆仙戏鲤声剧团于20世纪80年代改编排演传统剧目《四郎探母》,与现今流行的京剧《四郎探母》相比,在情节设计上更具合理性。尤其是莆仙戏《四郎探母》在处理家庭伦理情怀与报国情怀上更具文化思想的高度。同时,莆仙戏《四郎探母》的结局,强调了“民族和谐”的时代主题。这一时代主题,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相互吻合的。

640要 (2).jpg

  莆仙戏《四郎探母》所表现的家庭团圆、国家和谐,十分符合中国传统戏剧广大受众的欣赏心理。戏剧把家庭伦理孝道的“小家情怀”与“家国同构”的民族责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满着积极奋进的“家国情怀”。令人感叹钦佩!更为重要的是,数千年来中国各个民族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当今学界不懈关注的热点之一。五千年来,各个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是一个无法否认的历史事实,因此造就了我们现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多元性。无论是血缘姓氏传承,还是文化宗教习俗等各个方面,无不包含着不同民族的相互融合吸收的元素在内。仙游鲤声剧团早在三四十年前,改编排演莆仙戏《四郎探母》,以戏剧的艺术形式,重现了中华各个不同民族之间交融的这一历史进程,实属难能可贵。

640 在(3).jpg

  鲤声剧团莆仙戏《四郎探母》虽然只是从一个很小的历史故事和传奇述说了中华民族和谐相处、相互融合交流交往的发展历程。然而这一个案式的历史叙说,证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广泛社会基础。这种源自深远历史根基和广阔社会基础的莆仙戏演绎,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无疑是很值得我们思考和肯定的。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