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网事
7天打捞2.7吨 天然溶洞内垃圾成堆
【发布日期:2025-06-04】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近日,有网友称,有人向张家界市慈利县的一处溶洞里排污,导致天然形成的溶洞被污染,成了粪坑。相关话题引发关注。有视频显示:溶洞150米深,清理时发现10年前矿泉水瓶。

据慈利县融媒体中心6月1日发布最新视频,7天,清理打捞杨家坡溶洞垃圾2.7吨。

相关视频显示,溶洞内垃圾正在被装袋使用吊机吊出,旁边已经摆放着大量袋装好的垃圾。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南省水环所教授专家已经抵达慈利县,指导、参与地下暗河环境调查工作。

据“慈利发布”5月22日消息,当日,受暴雨影响,长潭河电站大坝上游河床一侧发现浑浊污水涌入溇水干流,慈利县立即开展应急处置和溯源排查。

张家界市生态环境局慈利分局在排查中初步查明系长峪铺村杨家坡溶洞污水溢流所致。有关部门对溶洞水质进行取样、送检,并利用无人机排查,重点检查养殖场周边有无利用天坑、裂隙、溶洞偷排污染物的环境违法行为。

5月28日,有媒体从张家界市生态环境局获悉,该溶洞内的污染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和畜禽粪水,初步调查显示,当地部分养殖户涉嫌排污。

5月29日,慈利县环境风险隐患调查处置工作专班再次通报,称被污染的溶洞系喀斯特地貌,垂直深度约150米,洞内存有陈年垃圾、污水,近期因暴雨导致洞内污水上涨外溢入溇水。

张家界市生态环境局慈利分局已对长峪铺村涉嫌违法排污的黎某等3家养殖户立案调查,对溇水流域水质进行加密监测。

据了解,喀斯特地貌地区的溶洞生态系统极为脆弱,溶洞与地下水系统连通性强,污染物可能通过喀斯特地貌扩散,不仅会对洞内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还可能导致地下水污染,进而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以及整个区域的环境安全。

据《中国青年报》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古韵新声颂党恩 我市举行“迎七一”文化惠民专场演出
  • 西天尾镇开展宗教场所消防演练 筑牢安全“防火墙”
  • 秀屿区东峤镇居家养老项目 多元服务托起“夕阳红”
  • 荔城区北高镇:挽袖献爱心 热血传真情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