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随着暑假的到来,孩子们迎来了自由的探索时光,网络世界也成为了他们重要的学习和娱乐平台。然而,虚拟世界中潜藏的诈骗陷阱也悄然增多,给家庭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近日,市反诈机制办针对暑期高发骗术,发布了一系列防骗指南,旨在携手家长和孩子们共同筑牢暑期网络安全防线。 据了解,暑期常见的诈骗手段主要包括三类。一是“名师特训”骗局,不法分子冒充班主任或教务老师,以名校名师开设暑期课程为名,催促家长立即缴费锁定名额,并发来不明链接或收款二维码。警方提醒,家长在收到此类通知时,务必通过学校官方公布的联系方式或直接面见老师进行核实,切勿轻信单线联系的“紧急通知”。 二是“游戏福利”陷阱,针对假期孩子游戏时间增多的情况,不法分子通过诱导孩子参与低价代充、高价收购账号等活动,或点击不明链接下载软件,导致账号被盗、手机中毒等后果。警方建议,家长应与孩子温和沟通,明确告知网络交易风险,并管理好支付工具,开启大额交易验证,定期查看账单明细。 三是暑期兼职刷单骗局,不法分子以“轻松兼职”“高薪日结”为诱饵,诱导学生垫资刷单做任务,前期小额返利获取信任,后期则以各种理由拒绝返款和支付佣金。警方强调,任何要求垫资、刷流水、提供个人银行卡信息的“兼职”都极可能是诈骗,学生应提高警惕。 市反诈机制办提醒广大家长,要利用暑假时光与孩子聊聊反诈知识,分享真实案例,教会孩子识别可疑链接、不轻信网络陌生人、保护个人信息、不擅自转账汇款。同时,家长也要关注孩子参与暑期活动的机构资质和行程安排,管理好家庭电子设备支付权限,设置合理的支付限额和通知提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