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涵江区人民法院江口人民法庭了解到,一起长达二十余年的柴火间误占纠纷,在法庭的调解下成功化解,不仅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修复了邻里关系。案件的圆满解决,展现了司法为民的温情与智慧。 回乡惊觉占房起纷争 往昔溯源误占埋伏笔 2024 年春节,长期在港澳地区生活的陈某甲回到家乡涵江江口镇省亲。在收拾旧物时,陈某甲意外发现自家房屋所有权证上标明的柴火间,竟被陈某乙占有使用。陈某甲随即要求陈某乙在一年内腾空搬离,待其下次回乡时交付。 这一要求让陈某乙难以接受。陈某乙称,自己是从案外人郑某处购买的房屋及柴火间使用权,且花费了大量心血和金钱进行装修,怎么突然就被告知该柴火间不属于自己了呢? 经了解,事情要追溯到20世纪 90 年代末。当时,江口镇某旧街区新建了几栋居民楼,并在一楼为每栋楼的住户配套设置了柴火间。陈某甲作为首批购房业主,拥有优先选择柴火间的权利,并在办理房屋所有权证时,对自家柴火间的位置和面积进行了明确标注。然而,购房后不久,陈某甲便前往港澳地区工作生活,很少回乡,也从未实际使用过该柴火间,因此一直未察觉柴火间被他人占用的情况。 2004 年,案外人郑某购买了同一栋楼的房屋,并占有使用了案涉柴火间。2016 年,陈某乙从郑某手中购得房屋,一并取得了该柴火间的使用权。为了方便孙子中午放学休息,2023 年,陈某乙投入三万元对柴火间进行了精心装修,设置了窗户、卫生间、洗衣池、雨棚等,还对外墙进行了贴砖、更换了门,使其成为同片居民楼中装修最精美的 “最美柴火间”。 权属确认矛盾再升级 法官斡旋平衡寻支点 2025 年 4 月,眼见陈某乙在多次提醒后仍未搬离柴火间,陈某甲向派出所报了案。经民警多次调查确认,双方最终认可案涉柴火间归陈某甲所有。但陈某乙认为自己投入了大量装修费用,在获得合理补偿前拒绝搬离,陈某甲遂向涵江法院江口人民法庭提起诉讼。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陈蓉蓉收到了陈某乙的答辩意见。陈某乙表示愿意归还柴火间,但希望通过调解,让陈某甲对其装修损失进行补偿。“陈法官,不是我不愿意还,我就是心里一股气,前前后后二十几年了,他要是早点说,我就不用费时费力又费钱装修了!” 本以为陈某乙愿意归还柴火间,事情就能顺利解决,没想到双方在柴火间应归还的状态以及装饰装修物是否应获得补偿的问题上,存在巨大争议。陈某乙觉得自己并非故意占用,不应承担全部损失,要求陈某甲给予补偿;而陈某甲则认为,自己的屋子被白白占用多年,不仅没要房租,更不应承担赔偿责任,他只接受陈某乙将柴火间原样返还,且不能损坏房屋。 在与双方当事人的多次沟通中,陈蓉蓉法官敏锐地察觉到,矛盾的症结在于双方都觉得自己吃亏。如何找到利益平衡点,既保留柴火间的现有装修、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又避免陈某乙 “房钱两失”,成为化解纠纷的关键。 为此,陈蓉蓉法官从柴火间的取得成本、实际获益等角度,耐心劝说陈某甲。她指出,柴火间的错误使用双方都有一定责任,陈某甲未实际使用柴火间并未受到实质性不良影响,而陈某乙将柴火间打理得井井有条,也为其省去了不少麻烦。最终,陈某甲同意给予陈某乙适当补偿。 另一方面,陈蓉蓉法官也充分肯定了陈某乙对柴火间管理的付出,希望她能与陈某甲继续友好协商补偿方案,尽可能减少损失。经过几次协商,双方虽有所让步,但在补偿金额上仍存在较大差距。陈某乙提出,若补偿金额不到位,她希望带走雨棚、洗衣池、马桶等可拆除的物品。 多元联动调解破僵局 互谅互让邻里重言欢 眼见双方多次拒绝调解方案,难以达成一致意见,陈蓉蓉法官决定邀请区政协常委陈章粦、江口派出所办案民警卓飞鹏共同参与调解,形成多元解纷合力。 调解现场,陈蓉蓉法官指出,若将门窗、雨棚等装饰装修物拆除,很可能会造成物品闲置浪费,不如物尽其用,保留柴火间的现状,对双方都更为有利。“陈法官这番话,我自己在家也想了很久。柴火间是我辛苦装修起来的,我也不想自己破坏掉。门外的洗衣池我还要用,我要带走,其他东西可以留给他,我要 7000 元的补偿。” 听到陈蓉蓉法官的话后,陈某乙态度有所松动。 陈某甲也表态:“既然她愿意把东西留给我,我也可以出这笔补偿费,但是 7000 元太高了,我给 6000 元吧。实在不行,6500 元也行。” 见到双方差距逐渐缩小,政协委员陈章粦劝解道:“案件调解到现在,双方心中肯定还是有赌气、较劲的成分,我们还是要带着宽容、和气的心态去看这件事,早点解决心里也舒坦,以后还是好邻居。那我就提一个折中金额,看你们能不能接受……” 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协议:保留柴火间的现有装修,陈某乙可以拆走屋外的洗衣池,并在 6 月上旬腾空柴火间归还给陈某甲,陈某甲则补偿陈某乙装修损失 6000 余元。6 月 10 日,在案涉柴火间门前,陈某甲委托其妹妹与陈某乙顺利完成了柴火间及补偿款的交付。同时,民警也帮助陈某乙确认了另一间柴火间的使用权,这起纠葛二十余载的邻里纠纷得到了实质性化解,双方握手言和,邻里关系得以修复。 本案的成功调解,不仅体现了涵江法院江口人民法庭在处理涉侨纠纷、邻里纠纷时的专业与智慧,更通过多元解纷机制,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为和美侨乡建设贡献了司法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