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全媒体记者 林玉)面对纳入低保保障范围后仍存在困难的家庭,城厢区凝聚多方力量,创新帮扶机制,推出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为这些家庭点亮生活的明灯。 城厢区以“基础保障+精准帮扶+协同共治”为核心,构建起立体化民生保障体系。在镇街层面,筑牢“双保险”防线,一方面严格落实低保动态管理,确保每月低保金精准直达,同步建立“24小时响应”的临时救助机制,主动摸排、精准识别遭遇突发变故的家庭,及时落实临时救助政策,实现“救急难”全覆盖;另一方面,创新干部结对帮扶模式,组织干部积极响应“月行一善”号召,自发捐款,定期走访慰问,每期帮扶金额不少于1千元,既提供物质支持,更注重精神关怀。 为有效破解帮扶难题,城厢区创新构建“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立体化救助体系,通过多部门联动机制凝聚帮扶合力。区民政局联合住建、红十字会、教育等部门组建专业化帮扶团队,坚持“一户一策”原则,精准对接困难家庭个性化需求。 在教育帮扶领域,区民政局通过入户走访、信息系统筛查等方式,全面摸排27名困难家庭应届高考生信息,由区教育局为这些学生量身定制专项补助方案。在社会救助方面,区慈善总会精准帮扶困难家庭。向每户发放3000元救助金,缓解其生活压力。 这些精准施策的背后,是城厢区对民生保障工作的持续深耕。从住房安全到教育保障,从医疗救助到就业帮扶,城厢区用“绣花功夫”编织起民生保障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