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莆田市第一医院“学习困难”门诊开诊,帮助孩子破解学习困境,制订个性化干预方案。 “学习困难”不等于“智力不足” 科学评估是关键 “学习困难”不等于“智力不足”,科学评估是关键。许多家长误将“学习困难”归因于“孩子懒”“不够聪明”。但研究表明,70%以上的“学习困难”儿童智力正常甚至超常,其背后可能隐藏着相关问题。比如神经发育问题,包括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特定学习障碍(阅读、书写、计算障碍);感觉统合失调问题,包括视听感知、手眼协调能力不足;执行功能障碍,包括计划、组织、时间管理能力薄弱;心理情绪因素,包括焦虑、抑郁、低自尊引发的学习回避。未经专业干预,孩子可能陷入“越挫败越抗拒”的恶性循环,甚至引发情绪行为问题。 医生表示,如果孩子存在以下问题,可前来就诊。比如,老师多次反映孩子上课经常东张西望,开小差,小动作多,总被批评;注意力不集中,忘性大,考试时不能按时做完试卷,粗心大意;课堂上或平日坐不住,兴奋,冲动,抢答,不愿等待,插队,不遵守游戏规则;在家做作业需家长盯着,一旦不盯着注意力就非常容易分散,做作业拖拉、马虎;认字与记字困难重重,刚学过就忘记,朗读时不按字阅读,而是随意按照自己的想法阅读;错别字连篇,写字经常多一画或少一笔;字迹工整但握笔吃力、写字缓慢等;孩子冲动,与家长、同学冲突多;睡眠少,不午休;厌学、拒绝上学。 从医学视角破解学习困境 制订个性化干预方案 “学习困难”门诊从医学视角破解学习困境,制订个性化干预方案。 首先,构建多维度医学评估体系:神经心理测评(注意力、记忆力、执行功能、阅读障碍、书写障碍、计算障碍等核心认知能力评估);发育行为评估(韦氏智力、神经发育量表、ADHD、孤独症谱系等发育行为筛查);感觉统合功能测评(视觉感知、视觉动作整合、感觉统合评估);心理情绪评估(情绪量表、学习动机问卷、睡眠问卷)。 其次,精准分型,明确干预方向。根据评估结果,区分神经发育型学习困难、能力不足型学习困难、心理行为型学习困难。 再者,采取“医学、教育、家庭”三位一体干预。医学干预,采取药物治疗(治疗ADHD等);能力提升,进行认知强化训练、学习策略指导、执行功能训练、感统训练;家庭支持,提供亲子沟通技巧、行为管理方案、环境适配建议。同时,与学校联动,提供建议。 门诊出诊时间为每周六上午,出诊医生为欧冬冬主治医师,地点在门诊楼2层儿科门诊的“学习困难”门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