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要闻
莆田学院学子暑期“三下乡” “医体同心”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5-07-18】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晚报讯(全媒体记者 黄凤珍 通讯员 周晓伟)连日来,莆田学院“医体同心·侨乡行”志愿服务队在江口镇大东村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以“健康守护、文化传承、童心滋养”为主题,开展急救培训、药食同源体验、学业辅导、侨史探寻、儿童关爱等系列活动,将高校智慧与侨乡需求精准对接,在田间地头书写青春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

微信图片_20250718093933.png

   急救课堂上,志愿者用人体模型手把手教学,从环境安全判断、意识呼吸检查,到5-6厘米的按压深度、每分钟100-120次的按压频率,再到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的规范动作,每个步骤都拆解细化。针对老人、儿童易发生的气道异物梗阻,志愿者巫怡倩模拟噎食场景,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

微信图片_202507180939332.png

   药膳文化课堂上,志愿者潘佳芯手持桂圆干,用普通话与莆仙话双语讲解,台下村民频频点头。当天,桂圆、艾草、枇杷花等莆田“三宝”整齐陈列,志愿者教大家制作驱蚊包、药茶包,“一装二压三扎口”“桂三红二枸杞撮”的口诀在活动室回荡。健康服务区内,志愿者们忙着为村民测血压、查血糖,建立健康档案。从传统药膳文化到现代健康管理,服务队架起一座“古今对话”的桥梁,让“厨房即药房”的智慧在侨乡焕发新生。

微信图片_202507180939331.png

   “智学加速”课堂上,志愿者陈柯敏用画图法帮留守儿童小宇攻克数学难题。服务队通过课业评估、趣味游戏、科学实验等方式,为10余名孩子定制辅导方案:英语单词接龙用“苹果-香蕉”串联,科学课上用矿泉水瓶做“火山喷发”实验,孩子们的笑声传出村委会活动室。与此同时,村史馆内正上演着一场“侨史寻根”的故事。   7月7日,伴着《行云流水》古琴曲,志愿者用乡土比喻教村民练八段锦。81岁的林阿公跟着比划,练完后连连称赞:“比广场舞轻松,浑身都舒坦!”当天,服务队还纠正“盲目晨练”“过度弯腰劳作”等误区,为老人推荐太极,为青少年设计跳绳、羽毛球等运动方案。

   从急救培训的“手把手”到药食同源的“心贴心”,从侨史探寻的“面对面”到童心守护的“实打实”,莆田学院“医体同心·侨乡行”志愿服务队以专业赋能乡村,用青春点亮振兴路。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