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莆田市第一医院持续深入开展“三减一提”惠民生工作,聚焦群众就医关心的问题,持续在降低医疗费用、功能完善、环境优化、便民服务上精准发力,用实打实的举措减轻患者就医负担,提升群众就医体验,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让就医负担更轻 扩容车位顺心停 去年8月以来,该院采用三明采购联盟价格采购入库一次性耗材307种、试剂342种,平均价格降幅31.3%。推行“最低价”原则,动态跟踪药品和耗材市场调价,及时进行价格优化。全面推进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工作,今年上半年共互认329.1万条,大大减轻患者负担。实行门诊零预交金模式,患者可以先诊疗后结算。对于通过微信、支付宝进行充值且连续14天零业务的,门诊收费处将在后台确认数据后,自动原路退回,不用患者自己办理退费。 “现在到市第一医院看病,停车方便多了。”很多就诊人员感慨道。为进一步缓解“停车难”问题,经过该院多方协调,车位得到再扩容。6月中旬,医院租赁了龙德井小学地下室323个公共停车位,供职工集中停放。租赁距离门诊楼仅百米的医院第二停车场(原城厢区旅游鞋厂闲置场地)220个车位,加上院内406个车位全部供患者及家属使用;第二停车场还加装雨棚,防晒防雨淋。在就诊高峰期,医院保安还引导群众停放在医院东门右侧龙德井小区地下室公共停车场。 病房修缮展新颜 照护无忧尽心伴 该院3号楼病房于2008年投入使用。今年春节前,该院启动3号楼病房修缮改造。目前已完成10—15层的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6个病区升级改造,对墙面、吊顶和地板进行翻新,优化病房布局,增设储物空间。病房、护士站、医生办公室和配药室修缮后更加整洁、明亮,向患者提供更加舒适的住院环境。 该院免陪照护服务持续扩面,目前已在骨科、妇科、中医肛肠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肝胆外科、烧伤整形科、中医科等8个专业共10个病区开展,累计服务患者超2.8万人次,尤其是为独生子女家庭、上班族、外地人或无家属陪护的患者解决了住院陪护难问题,专业贴心的服务赢得好评。 云端服务再提级 医保创新省心办 7月中旬,该院互联网医院便民功能再升级,新增中草药在线开方服务。患者通过手机即可与中医专家一对一视频沟通。专家结合体质、症状量身定制药方,药品支持快递配送到家。慢性病患者在线复诊时,“一键续方”功能让续药更省心。目前,互联网医院已实现问诊咨询、检查预约、结果查询、线上续方、药品配送等全流程服务;组建在线护理团队,推出在线“护理咨询”,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做到“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 为了让群众办理医保业务更方便,该院将医保驻点窗口归集到门诊服务中心,让“群众跑”转变“一窗办”。今年医保驻点服务站创新推出了“六办”,即“扩容服务就近办”“延时服务日日办”“贴心服务床边办”“信息服务掌上办”“互认服务全省办”“减负服务协作办”。同步开放周末及节假日服务,确保群众能及时办理业务。针对行动不便的住院患者,医保服务站工作人员主动延伸服务,到病床前办理医保业务。在市内首家探索设立了医保政策超市,提供更全面、系统、个性化的政策指导。 健康体检车更贴心 诊疗服务再提升 为优化基层健康服务,该院常态化组织骨干医师开展“移动医院”下乡义诊服务,为群众提供常见病诊疗、健康咨询、血压血糖监测、超声和心电图检查诊断、送药等服务。今年妇女节,在市总工会的支持下,医院新增移动体检车,服务基层的触角更加深入。3月以来,体检车开进多家企事业单位、多个乡村,开展近20场义诊活动。 针对群众多样化的就诊需求,该院还陆续推出了肥胖代谢病综合诊疗中心、便秘外科、中医美容、头痛、学习困难等特色专科门诊。牵头成立莆田市卒中急救地图,优化脑卒中区域急救网络体系,提高脑卒中救治质量。开展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暑期训练营和儿童生长发育义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