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第三个星期天,我跟着妈妈回乡下帮忙晒谷。我自告奋勇要守着谷堆,却被竹筐里的动静勾走了注意力——那是只灰扑扑的小麻雀,翅膀沾着稻草,正扑腾着想要飞出来。 清晨收谷时,它不知怎么混进了晾晒的稻谷里,被外婆一竹筐扣住。“等晒完谷就放它走。” 外婆用麻绳把筐口扎成网格状,留着透气的缝隙。可这小家伙显然不领情,隔着竹笼撞得筐壁咚咚响,细瘦的腿爪在光滑的竹面上打滑,看得我直发笑。 我搬来竹凳坐在筐边,往地上撒了把小米。小麻雀起初警惕地缩在角落,后来大概是饿极了,试探着啄了几粒,黑豆似的眼睛忽闪忽闪地瞟我。忽然一阵风卷过,筐顶上的草帽被吹落,惊得它猛地起飞,结果咚地撞在竹筐上,跌在谷堆里晕头转向。我忍不住笑出了声,它却气鼓鼓地偏过头,用尖喙梳理被弄乱的羽毛,那模样像极了被惹恼的小丫头。外婆端来凉茶时,看见我正对着竹筐说话,笑着摇头:“这雀儿通人性,怕是把你当朋友了。” 傍晚收谷时,外婆解开麻绳说:“放它回家吧,窝里该有等着它的雏鸟呢!” 我捧着竹筐走到晒谷场边的梧桐树下,轻轻倾斜筐身。小麻雀迟疑地挪到筐口,忽然扑棱棱飞起,却没立刻飞走,而是停在不远处的枝桠上,歪着头看我。我挥手让它快走,它竟扑过来,用翅膀扫了下我的发梢,带起一阵微痒的风。 后来每次翻晒稻谷,我都会在竹筐边留一把小米。而那个暑假最有趣的事,不是捉了只小麻雀,而是看着它从惊慌撞筐,到敢啄我指尖的小米,最后用翅膀轻扫我的发梢 —— 原来万物之间的信任,就藏在这些笨拙又温柔的瞬间里。 文|秀屿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第一小学 五年(2)班 小记者 陈可欣 指导老师:林淑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