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社会
陈玉仪:从田埂上走出来的农民书法家
【发布日期:2025-08-21】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全媒体记者 钱碧云】

     日前,记者来到黄石镇华东村,村口那块刻有“龙舟精神”的石碑很是醒目,碑文记录自古以来华东村就有龙舟竞渡的传统习俗的文字,字迹工整。据介绍,碑文及文字均出自当地名闻遐迩的农民书法家陈玉仪之手。

微信图片_202508210937121.jpg

    今年84岁的陈玉仪,年幼时在私塾读书,青年时当过小学教师。后来,他成为古代惺素书法研究会会员;在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中获特等金奖。同时,他还参加庐山、武夷山省茶协会等大型笔会。

     陈玉仪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耳濡目染,对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草书和楷书情有独钟,早在他上学期间就开始练习书法,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因此逢年过节或是有人办红白喜事时,都会请他书写对联、喜帖等。村里的各种宣传标语也由他一手“包办”,而他的书法也往往让人叹为观止。他经常琢磨怎样借助手中的笔,把蕴含较深的中华文化发扬光大。他告诉记者,刚开始时,他只是在忙完农事后,抽点空写写字。后来,便像上了瘾似得,花在写字上的时间越来越长,差不多把所有的空余时间都搭进去了。

     在他看来,书法能培养人的专注力、毅力和耐心,能使人变得文静,从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同时还可以磨练人的意志。

    在他的工作室挂满了书法作品,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墨香味。其间,他用毛笔书写毛泽东诗词,挥毫泼墨笔走龙蛇。

    在谈及自己的斡墨人生时,他告诉记者,他从初中毕业后就开始练毛笔从未弃笔,“草书是所有书法字体里最难的一种,尤其是要有扎实的功底。”年轻时乡邻们就知道他毛笔字写得很是了得,就请他写春联、结婚联、刻碑字……他总是来者不拒。至于学习书法,他说要师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惟新,要遵从传统,从古人那里出发,多借鉴先贤们的技法和意境;纵观整个书法史,但凡那些有所成就的书法家,都离不开取法借鉴,这也就是人们提倡的“尚古”。总而言之,就是不光要尊师承传统,还要与时俱进,敢于标新立异,真正做到古为今用,古今融合,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能让人眼睛一亮。

    据介绍,每年临近春节,是陈玉仪最忙的时候,他总会义务为村民们送上饱含祝福的手写春联,为此他得加班加点,并乐此不疲。

    当记者对他几十年如一日义务为村民写春联给予点赞时,他却说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为乡亲们服务,既练习了书法,又方便了群众,虽说赔纸赔墨赔功夫,但看到乡亲们高兴的样子,自己也感到很欣慰。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