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书
酒话
【发布日期:2025-08-27】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蔡旭麟】

       曾几何时,各种酒类开始在广阔的社会生活空间滥觞,被各个阶层的人们所普遍接受。翻开厚重的历史,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市井小民,“无酒不成欢”,这几乎成了几千年来宴席上绵延不绝的情感共鸣和习俗符号。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令人陶醉其中。在蔚为壮观的文学史中,有大量的诗词作品飘溢着酒香。“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壶浊酒,成了文人失意的调节剂;“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几坛老酒,成了词人激愤的润滑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几杯美酒,成了诗人兴奋的助推剂……古人以酒为媒,以酒为介,酿造了许多传奇流芳于世,“饯酒别易水”“煮酒论英雄”“杯酒释兵权”……这一个个妇孺皆知的故事,在那觥筹交错或独酌豪饮的表象后面,隐藏着时代际会的风云和啸空的剑气,大有“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撼人心魄。

  有人说,酒,是青春的调色板,因了它的绵软和醇厚,初谙世事的生活才如此的七彩斑斓。记得当年读到余光中的诗作《五陵少年》,不禁拍手大笑,“……六席的榻榻米上,失眠在等我/等我闯六条无灯的街/不要扶,我没醉”,一个率性要强、酩酊大醉的可爱形象跃然纸上。而人到中年的辛弃疾饱经风霜,识尽百般愁滋味,报国无门却不坠青云之志,“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酒酣入梦“沙场秋点兵”。

  欢愉时,佳酿多畅饮;悲愁时,苦酒几难咽。不论心境如何,饮酒还是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现实生活中,那种喝得东倒西歪,不知南北的酒客还少吗?魏晋时期的阮籍嗜酒成性,经常烂醉如泥昏沉度日,可谓壶中天长,虽说蒙蔽了司马昭的猜忌,得以免除杀身之祸,却也付出了作践自己身体的惨痛代价。有句哲言:“美酒像妖冶的女人,常常俘获意志薄弱者。”历史上,因醉酒误事的不乏其人,也有幡然醒悟者,拒绝“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诱惑而成就了一番事业。相传,美国南北战争的英雄格兰特早年曾因贪恋杯中之物丢了军职,但他最终以坚强的毅力克服了这个弱点,作为北方联邦军的总司令,立下了卓越的功勋,载入了荣耀的史册。

  说来对酒的感性认识,还是离开家乡在外求学的时候。原先滴酒不沾的我,经不起舍友的怂恿,开始小酌浅尝,有时一杯尚未见底就已是舌头打结醉眼昏花。参加工作之后,在一些社交场合,拗不过主人的热情,开始牛饮海喝,有时喝高了,竟有些豪横,不顾天旋地转,执意要歪歪扭扭走回家,一不小心,跌坐在地,“眼冒金星无数”。长此以往的“酒精考验”,最终演变成了身心俱伤。“酒不再醉人,健康多迷人”的金玉良言,不再是心烦的紧箍咒,不再是意乱的耳边风。

  突发奇想的我,将徐志摩的一首小诗略改几字以明心迹:“最是那一低头的呕吐/像一朵水莲花不胜酒力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倒胃的伤痛/沙扬娜拉!”……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