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民生
“小站点”撬动“大民生”
荔城区着力建设民政服务站,探索“1+2+N”民政新模式
【发布日期:2025-08-27】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全媒体记者 林双辉 通讯员 吴恩凡】

    记者近日走访荔城区多个镇(街)民政服务站发现,2025 年以来,荔城区民政局紧扣 “以民为本、为民解忧” 原则,在全市率先推进民政服务站建设并实现镇(街)全覆盖,创新探索 “1+2+N” 民政服务新模式。从试点先行到双项目推进,再到多资源整合,这一模式正持续推动基层民政服务提质增效,切实兜牢民生底线。

规范运行筑根基,试点先行破局点

   作为全市率先系统性建设民政服务站的县区,荔城区民政局创新构建 “县区购买、镇街主管、制度规范” 的管理运行机制,将服务站运营作为打通基层服务 “最后一公里” 的关键抓手。记者了解到,全区所有镇(街)民政服务站均配备 1 名站长,通过 “细化职责分工、明确服务内容、加强制度建设” 三步走策略,为服务站 “输血塑骨”。

linsh2508272.jpg

新度镇民政服务站在蒲坂村榕树公园开展“福蕾行动计划”夏令营活动

    在试点选择上,荔城区民政局充分考量困难群体、“一老一小” 分布规律及地方闲置资源情况,将新度镇确定为首个由社会力量运营的试点。该试点融合镇未成年人保护站、社会工作站、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优质资源,让零散资源形成合力,实现 “1+1>2” 的效果。“以前资源分散,服务难集中,现在通过服务站整合,我们能更精准地对接群众需求。” 新度镇民政服务站站长向记者介绍。

双项目托底民生,多举措整合资源

   围绕 “1+2+N” 模式中的 “2”,荔城区民政局统筹本级及上级政府购买服务资金,以 “困难群众救助服务”“福蕾行动计划” 为两大抓手,引入社会专业力量,为群众提供个性化服务。记者从新度镇民政服务站获悉,2025 年以来,该站依托社工机构开展周末课堂 20 余场、“福佑荔蕾” 主题活动 11 场,摸排探访困难群体 200 余人次,后续还将推出公益托教、素质拓展等服务。同时,第三方定期评估机制的建立,确保了服务全过程监管。

    而 “N” 所代表的多资源整合,则让民政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社会救助方面,荔城区投入 200 万元,对 6 个镇(街)的低保、低边及特困对象开展摸排、宣传和慰问;儿童福利领域,依托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区心理健康服务站,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提供公益心理咨询和情感陪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上,镇(街)临时救助点的打造,有效解决了农村救助不足的难题。“现在民政服务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形成了‘资源互通、服务联动’的网络。” 荔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一转变让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变成了 “上面一股绳、下面一张网”。

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暖心“哨所”守护民生

    谈及下一步计划,荔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推进民政服务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联合多部门进一步整合、盘活闲置资源。“我们要把民政服务站打造成暖心‘哨所’,让‘小站点’真正发挥‘大民生’的撬动作用,让群众感受到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