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6日,秀屿区月塘乡砺山村爱心企业家郭建成一大早便揣上三个红包去村里三位贫困学生郭铭勇、郭美玲、郭炳忠家,每人送上5000元爱心大款。三位受助学子对他雪中送炭的善举深表谢意,纷纷表示一定要发奋读书,立志成才。 提起郭建成,砺山村民有口皆碑,夸他是一个身在他乡,心系故园的慈善家。据不完全统计,自2003年至今,单资助家乡教育事业方面的善款累计达约80万元。2003年,他捐了26万元,用于砺山小学校舍建设和资助贫困生。2011年,他又为砺山小学捐了50万元。最近,他正在为成立月塘乡教育促进会而四处奔波。 作为企业家,郭建成为何会对家乡的教育事业如此情有独钟?按他的话说,这是对家乡的一点回报,也是对自己曾经因家道贫寒而上不起学的一种补偿。今年48岁的郭建成,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1983年,因家里无力供他上学,才初中毕业的他,便开始为生计而背井离乡。 回忆起自己的创业历程,他说用“万事开头难”和“备尝艰辛”来形容并不为过。 那年才19岁的他只身来到北京,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在花光携带的十分有限的盘缠后,他来到莆田人办的一家木材公司打工。每天,他起早贪黑,又是卸木头,又是装木头,忙得不可亦乎。一天下来,整个人就像泄了气的气球——软沓沓。稚嫩的双肩被粗重的木头碾得又红又肿,揪心的疼痛常常令人难以入睡。头几个月,他还产生过回家的念想。但只要想到家里的父母、弟妹在等着他寄钱回家的情景,他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就这样他咬紧牙关坚持下来。尽管每天他都十分忙碌,十分辛苦,但他总能忙里偷闲学习业务,了解行情,联系客户……四年后,“翅膀”硬了的他,决定自己创办公司,过把老板瘾。 然而创办公司说来容易做起来难,他首先面临的有四大难题:即资金、场地、货源和销售。面对重重困难,一心想干一番事业的他豁出去了,又是跑资金,又是跑工商,又是跑场地……一路跑下来,跑细了腰,跑粗了腿,好不容易跑动了乡亲、朋友的心。他们纷纷向他伸出援手:有的给他筹钱,有的帮他联系货源,有的……1987年,他自己创办的“北京长江木材经营部”终于在红火的爆竹声中诞生了。他告诉记者,之所以要把公司命名为“长江”,是因为希望它能像长江一样源远流长,长盛不衰。果不其然,在他的苦心经营下,“长江木材经营部”越办越红火。为了把木材市场蛋糕越做越大,越做越甜,1992年,他又创办了北京永辉装饰材料有限公司;1998年又创办了北京兴林木业有限公司;2001年创办北京东运乔建材城;2006年组建北京晟远大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如今,事业如日中天的郭建成公司年总产值超亿元,年税利约法1000万元。 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的郭建成现为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副会长、北京公益基金会理事。作为商界的头面人物,他充分利用这些平台,为家乡的公益事业效力。据介绍,郭建成除了鼎力资助家乡的教育事业外,还十分关心家乡的其他公益事业,多年来,他累计捐款200多万元,用于家乡的道路、派出所、妈祖阁等建设,为此,他曾荣获北京莆田商会“突出贡献奖”。 作为事业有成的企业家,郭建成表示:自己将一如既往关心家乡的公益事业,并把它看成是自己人生的一大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