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工艺发扬光大 玉雕大师授徒上百人
【发布日期:2012-03-19】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周晓露 钱碧云】
“玉雕配景很重要,这个作品观音是主题,莲花配景则是意境,从而使作品更加生动……”近日,在黄石工艺城一座楼房内,邹明智正在指导他的徒弟精雕细凿,把玉最美的一面呈现出来。 今年36岁的邹明智是黄石镇东山村人,在首届中国收藏家喜爱的工艺美术大师和精英评选活动中,他的作品“持经观音”获得金奖,同时,他也被评为“玉雕艺术大师”。经过多年的历练,他的玉雕作品屡次斩获各类金奖并被众多海内外藏家收藏。 中国有句谚语:“玉不琢,不成器”。邹明智根据玉料质地、色彩、形状等特点,结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意识,独具匠心地设计、雕琢出有深刻文化内涵的形、色、意兼备的工艺品。在他的工作室里,摆着“麻故献寿”、“白衣观音”、“龙王求法”等玉雕作品,其简洁传神,栩栩如生。而工作室的一堵墙壁上,挂满了荣誉证书。邹明智说,他从小就喜欢画画,16岁那年,他开始学习玉雕,在学习中,他喜欢上了温润、细腻的玉。在他看来,玉色泽美丽,质地坚韧,把其雕成作品,符合中华文化内敛、含蓄的内涵。 而在一般人眼里,从事玉雕创作的人都身缠万贯家财,但邹明智却认为,玉雕不是发财的行业。在他眼里,干这行必须心静,雕到最精细处你还要屏住呼吸,静心凝神。且只有心静才能在博大精深的美玉世界里,收获到精湛的雕刻技艺。同时,玉雕也属于艺术创作的范畴,玉雕师所追求的绝对不仅是金钱,而是自己的技艺得到市场的肯定,并留给社会以更多的精神财富。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点邹明智深有体会。为了激发创作灵感,他特地去了西藏、敦煌等地方,去参观古建筑与莫高窟,而创作的灵感有时就会在自由遐想中突然迸发。这些年来,邹明智收获了大量的雕刻资料,他把各种资料结合起来,取其精华,进行再创造。常年的精心研究让他的思路更加开阔,所雕刻的题材也更加多样,并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而且,温润的玉料经过他的创作,流露出独具匠心的韵味,让人爱不释手。 在和玉料厮磨的这些年,随着技艺被越来越多的人欣赏,邹明智办起了汉白玉佛像雕刻厂,他安排30多名乡亲在他的工厂里就业,有的月薪高达万元。邹明智的徒弟周玉火如今在一家雕像厂当技术员,收入不菲,他告诉记者,在潜心雕刻的同时,邹明智更多的时候都在教徒弟。这些年,他的弟子已经有上百人。如今,不少出师的徒弟在业界也获得了许多奖项,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采访结束时,邹明智对记者说,希望自己教出来的徒弟能“青出于蓝胜于蓝”。因为他愿意做一个纯粹的玉雕师,让玉雕作品能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使拥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发扬光大……
|
荔城区北高镇开展主题团日活动 感悟奋斗精神 探寻文化根脉
我市创新电力服务模式 赋能园区高质量发展
荔城区西天尾镇:以“演”促防 以“练”备战
我市“五一”人气满满 假期玩法上新 文化旅游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