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6岁的黄爱国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工,但就是这位衣着朴素的“打工仔”,却痴迷于诗歌创作。6年来,他创作了近100首诗歌。其中,50多首诗歌分别发表在《妈祖之声》、《莆田乡音网》、《红袖添香》等刊物、网站上。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大唐附近的广福路一家装裱店,刚干完活的黄爱国见记者造访,又是让座又是端茶,一阵寒暄后,黄爱国便打开话匣子,向记者讲述起自己创作的历程。他说,他念初中就迷上了古诗。欣赏之余,便开始研究古诗中的平仄押韵,从最初的模仿开始,尝试着自己创作。由于家庭原因,黄爱国在念完初中便开始了打工生涯,虽然远离学校,但对诗歌的热爱却依然强烈。谈起自己第一首诗词发表的情景,黄爱国至今激动不已。那是6年前,他在妈祖之声《诗词》上看到了自己撰写的《游湄洲祖庙》。“当时有一种被认可的感觉,我高兴得睡不着觉。”他兴奋地说。黄爱国表示,当初自己写诗本来是为了打发无聊的生活,自娱自乐,没想到却得到了专业刊物的认可,这对他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鼓舞。此后,只要觉得拿得出手的诗歌,他都会投稿,并且期待着发表。 黄爱国是常太镇南川村人,来城区有10多年时间了,为了谋生,他在城里开了一家字画装裱店。当被问到家人对于他写诗的态度时,黄爱国憨厚地笑着说:“我媳妇没多少文化,我写的诗她也看不懂,说你一个打工的,写什么诗,写诗又赚不到钱,还不如做点生意赚点钱实在!”对于妻子的反对,黄爱国是“虚心接受,坚决不改”,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玩起了“爬格子”的把戏,逢年过节,人们都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而他却在“闭门造车”。他说,他从内心深处喜爱诗歌,他所创作的诗歌题材涉及莆田甘十四景、世代相传的民俗风情、历史名人、爱情、花鸟虫等。黄爱国说,他学问不高,所以真动起笔写起诗歌来,困难还真不少。但他酷爱学习,经常从书本上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并将报纸上的优秀文章剪贴在笔记本上,六年来剪贴了厚厚的六本。每到更深夜静时,他就睡不着,白天看到一些事物总在脑子里盘旋、叠映,并经常三更半夜披衣挥笔。据介绍,他每天至少要挤出两个小时来创作,只要有灵感,就马上付诸笔端。他告诉记者:“如果有一天没有拿起手里的笔,写写画画,生活里就像是缺少了点什么。”六年来,黄爱国已写了100多首诗歌。 黄爱国的诗歌,主题鲜明,通俗易懂,文字简洁明快,读来朗朗上口,余味无穷。为此,许多人都说,黄爱国的诗歌洋溢着泥土的芳香。前不久,为了纪念杜甫诞辰1300周年,他写了二首诗歌,其中一首:诗圣胸襟昭日月,民生疾苦挂心肝。草庐虽破忧天下,品德辉光照世界。 临别,黄爱国告诉记者,目前,他正为结集出版《银河细沙文集》而奔波。他还表示:自己将与诗歌结伴而行,到天荒,到地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