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仙游教育领域有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教育标兵,在教学过往中坚持把真爱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始终,使真爱教育成激励学生成长、学习的催化剂。她在教育领域是一本书,走近她,品读她,你会感受到一位新时代优秀教师的丰富内涵,她就是莆田市最年轻的特级教师、仙游师范附属小学副校长许慧心,日前许慧心被评为2012年莆田市第二届杰出人民教师荣誉称号。 1971年出生的许慧心,17岁仙游师范毕业后就分配到仙师附小工作,成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从走进仙游师范附属小学校园那天起,许慧心就立下誓言:把自己的人生奉献在三尺讲台上,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教育事业。从教20多年来,许慧心老师坚持教育教学第一线,自觉以课改新理念改进课堂教学,逐步形成简约灵动的教学风格,善于以简洁明了的教学环节,高效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课文具有浓厚的语文味,注重两个结合,即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阅读教学与写作指导相结合,致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教学中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提倡师生、生生多维互动,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生活。 在学校,学生最怕作文课。可是许慧心的作文课却总是生动活泼,她所上的课,师生互动充满活力——春天来了,她带着学生在校园里感受春姑娘足迹;秋天到了,她和孩子们一起收集五颜六色的落叶;她给每个学生发一把绿豆、一个纸杯,让大家见证豆芽的成长历程,感受生命的萌动;她带来水果、酸奶,和孩子们一起做水果沙拉…… 就这样,在学生眼中“作文是想破脑门”枯燥学科,在许慧心老师的课堂上就变成生动活泼、意兴盎然的“解惑课”,学生们在许慧心富有激情的智慧启迪下,感受到写作的快乐和惬意,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让每位学生感到神清气爽、性情通达、才智清明。 除了师生互动,许慧心还致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2006年11月任仙师附小分管教育的副校长后,成立了学校的读书节,并创办了校刊童声,她组织课题组、教导处、少先队,举办了仙师附小新课程背景下的谅解读书节活动。故事大赛、经典阅读、校园小记者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校园飘满书香。 “为师者要有一颗慧心,还有要一颗仁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润物细无声,应该使受教育个体的心灵得到自由舒展”,仁“慧”为师,爱“心”育人,这不但是许慧心的教育座右铭,也是许慧心为人师表的真实写照。仙师附小有上百名的留守孩子,许慧心老师总是想方设法情暖孩子的心灵,使许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总是那么亲密。 该校的小倩是一位留守孩子,父母远在广州,小孩下课时经常跑到许慧心老师身边说:“我想妈妈”,许慧心每次便要蹲下身子,给她一个热情的拥抱,让小姑娘享受到母亲般的温暖。小辉也是留守孩子,因寄养在亲人家中,造成孩子性格内向,常闷闷不乐,许慧心了解情况后,用小纸条与孩子交流,为孩子排除忧伤,渐渐地,小孩的脸上出现阳光,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许慧心告诉记者,童年需要呵护,需要引航,爱学生,就要做好学生童年幸福的守护者。正是这样,许慧心像母亲一样关爱学校里的留守孩子,给他们阳光和雨露,如春风化雨一样培育“蓓蕾”。 “教育需要爱心来加盟,也需要智慧来提升”,许慧心说,教书育人需要全社会来参与,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教书育人、关爱学生是我的天职;但我也是一名副校长,关心教师成长是我的工作。2006年,许慧心被任命为仙师附小副校长,她整合学校教务处、教研组、课题组等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教研、科研、培训”一体的校本研训网络,通过专题讲座、读书行动、课改沙龙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 作为省特级教师、省学科带头人,许慧心责无旁贷地承担示范引领的职责。她通过示范教学、专题讲座和校本研训主讲,培训校内外教师上百人次;连续4年指导青年老师在全市优质课评选中获一等奖;在全省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获特等奖。同时作为莆田市教育局首批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热心指导全市语文教师岗位练兵,帮助他们提高业务水平… 许慧心在教坛耕耘20多年,从省教学新秀到省政府授予特级教师、省骨干教师、省学科带头人、省名师培养人选……每一项成绩和荣誉都是对她的肯定和鞭策。 “教育是一项美好的事业,我热爱这项事业,我将在这儿继续我的坚守,我的追寻”,采访结束时许慧心深情地如是对记者说,显现出教育标兵的巾帼风采。 晚报记者 李金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