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社会
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显身手
【发布日期:2012-11-12】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钱碧云】

    作为大学生村官,陈森才上任几个月,便干出了几件大伙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让人们刮目相看,赞赏有加。用他的话说,是自己运气好,赶上了好年代,碰上了好干群。
    1989年出生在常太镇的陈森,于今年7月份从福建农林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华亭镇霞皋村当村官。上任伊始,刚好华林学校新校区建设征迁工作。为了做通拆迁群众的思想工作,他跟着村主干多次深入拆迁群众家中,与拆迁群众促膝谈心。过细的思想工作终于让他们同意搬迁,从而保证了新校区建设的顺利进行。他说,自己刚跨出校门,第一次接触征迁工作,在村干部的传、帮、带下,学到了不少东西。他觉得群众刚开始时为什么对征迁工作有抵触情绪,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吃透政府的征迁政策,怕吃亏等。为此,他向村“两委”提出了拆迁工作,过细的宣传教育工作先行的倡议。他的真知灼见得到了村“两委”成员的一致认可,并在后来的征迁工作中得到了验证。
    霞皋村的养殖户多,已经对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少群众乃至学校师生向村里反映养殖污染问题,镇政府对养殖污染问题也高度重视,“坚决打好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攻坚战”成为政府和群众的共同口号。据介绍,该村有大小养殖场300多家,难度之大不言而喻。为了打好整治的攻坚战,陈森除了凭借自己能说会道的三寸不烂之舌,反复向群众宣传整治环境污染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道理外,还凭借自己能写会画的特长,办墙报、专栏等,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发动。浓厚的宣传氛围,过细的思想工作,使不少养殖户化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群众的思想工作做通了,但那么多的猪一下子该如何合理消化?为了让群众的切身利益最大化,村里决定帮助养殖户对存栏生猪进行有序分流:对可以上市的菜猪,联系商贩进村收购;对未能上市的仔猪,则联系沿海地区养猪场前来兼并。
    为了把为民办的好事办好,陈森和村主干分头行动,四出奔波,时值夏秋之交,他们顶烈日,战高温,爬山涉水,走村串户,寻门路,找客户,经过多方努力,几万只猪很快便得到了妥善的分离,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交口赞誉。在如火如荼的拆迁工作中,陈森更是一马当先,和村干部们一起帮助养殖户搬迁。有人看他累得汗流满面,劝他歇一歇,他却说,年轻人有的是力气……大规模拆迁工作,经过全体干群的共同努力,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对自己的村官之路,陈森说,自己只是万里长征才走了第一步,今后的道路更漫长,任务更繁重,不过,他表示,将一如既往,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