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广电中心的陈俊,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甘于创新,先后被授予“全国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先进个人”、“福建省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先进个人”、“莆田市青年专业技术后备人才”等荣誉称号,成为广电行业的一面旗帜。 作为广电人,陈俊能有如斯骄人的成绩,原因呢?面对记者探询的目标光,他亮出三个指头说:抓管理,聚人心;抓设施,夯基础;抓服务,促发展。 九华公司是一个家国有企业。刚上任的第一天,开了简单的碰头会后,陈俊就一头扎到乡镇广电站了解工作,到用户家里了解服务需求!经过探索,他逐渐摸索出一条“以事业发展为中心,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规范管理为抓手,以优质服务为保障”的可持续发展思路。为了创工作新局面,他主持制定了《行政管理制度》、《优质服务制度》、《岗位绩效考评办法》等十多项管理制度,做到:有章管事,有人理事,赏罚分明,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员工积极性、创造性。 为了有效整合广电资源,他狠抓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服务质量,先后架设光缆800公里,新开通2300个光节点,架设电缆干线600公里,铺设地下管道135公里。同时,不断拓宽创收渠道,通过与开发商、拆迁建设单位合作,累计创收3000余万元。 为了解决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阻力,他经常深入基层,就地协调解决问题。针对北高广电站器材质量差、施工不规范、网络老化等问题,他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进行网络改造,使得该镇的收视质量极大提高。利用移动光缆35公里、联通光纤22公里,对常太站莒溪片、马院村进行光纤联网,解决了老区群众看电视难的问题。 在“村村通”、“模转数”等各项惠民工程建设中,他以身作则,吃苦在前,放弃双休日、节假日的大部分休息时间,深入一线,和全体广电人员一道并肩奋战,确保工程圆满完成,使受益群众达两万多户。特别是遇到重大危急情况时,他总能靠前指挥,2010年8月,涵江区光缆主干线被施工方铲断,造成涵江区六万多户有线电视用户信号中断,他得到消息后,马上带领三名技术人员,连忙冒雨赶到现场进行抢修,用了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完成80多芯光缆的熔接,确保了有线电视信号安全传送到千家万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如潮好评。 为了有效整合广电资源,他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服务质量,先后架设光缆800公里,新开通2300个光节点,架设电缆干线600公里,铺设地下管道135公里。同时,不断拓宽创收渠道,通过与开发商、拆迁建设单位合作,累计创收3000余万元。为了解决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阻力,他经常深入基层,就地协调解决问题。针对北高广电站器材质量差、施工不规范、网络老化等问题,他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进行网络改造,使得该镇的收视质量极大地提高。利用移动光缆35公里、联通光纤22公里,对常太站莒溪片、马院村进行光纤联网,解决了老区群众看电视难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