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顽童时代,我就喜欢画画,在地上、在墙上、在纸上,到处涂鸦,不知道如此这般乱涂乱画却是画画的启蒙阶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快言快语的陈金攀放下手中的画笔笑呵呵地说。 今年62岁的陈金攀,是西天尾镇人,身体结实硬朗、性格憨厚直爽。回首自己学艺历程时,他告诉记者,自己对画画的喜爱谈不上家庭的遗传方面的原因,纯属个人爱好,早在上小学时,他看到课本上的插图被涂上颜料后,就变得异常鲜活,于是就萌发了学画的兴趣,只要有空,就会拿出彩笔在作业本上画起来。初中毕业后,他辍学在家,没事就会构思着画几笔。农村人靠种地吃饭,而画画会影响劳动,所以家人说他“不务正业”。 当年,连几分钱一张的廉价画纸都买不起,可这些并没有阻挡他追求绘画艺术的脚步。家里的墙上、柜子上到处贴满了他的作品,他还常常为学校义务办板报,搞宣传。1972年,陈金攀去部队当兵,在部队当电影放映员,借工作之便,他买来了一大堆画画书籍,边用心钻研,边临摹作画,久而久之,他的画技大有长进。 从小到大,陈金攀没有正规的绘画老师,但他身边那些会画画的人都是他的老师,年画、小人书、古画都是他学习、借鉴、临摹的对象。陈金攀的画主要以历史人物为主兼动物、景物,他经常义务为龙山、洞湖村祖祠画画,他还画莆田历史水利功臣,如原鲁山、陈池养等。为了画好每一个人物,他通常要构思很长时间,而后成竹在胸,挥笔作画,难怪他笔下的人物画,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让人叹为观止。 成为名闻乡里的土画家,陈金攀从不把画笔当作赚钱的工具,多少年来,不管是机关单位还是邻里街坊,只要找他画画的,他从来没收取一分钱。他说,自己的作品能让人喜欢,那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奖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