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社会
“这样的驻村干部,我们欢迎!”
陈金辉倾注真情,改变所驻村庄的面貌
【发布日期:2013-01-28】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周晓露 钱碧云】

    “吓辉来了帮助我们把村里的土路修成水泥路,解决了近三百户人家的饮水问题,为村里的几家创业户争取贴息贷款,创建‘农家书屋’……”华亭镇湖头村老协会会长林桂全掰着手指头,向记者一件一件地算着村支部第一书记陈金辉为村里办的实事好事,“这样的驻村干部,我们打心里欢迎!”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员干部陈金辉是市第三批驻村任职干部,2010年12月份被选派到华亭镇湖头村任党组织第一书记。他不善言辞,但谈到村情民意,他就如数家珍。而且跟记者讲起湖头村,他都很自然地用“我们村”。陈金辉告诉记者,因为其生于农村,所以驻村感觉就跟回家一样,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两年前,从一名机关干部到基层“村官”,陈金辉正面临着新的生活和考验。看到村里的几条村道坑坑洼洼,排水沟又窄又脏,不少村民还没有用上自来水等等,落后的影子笼罩在湖头村,也沉甸甸地压在陈金辉的心头,他感到,作为第一书记肩上的责任重大。当时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倾注真情,贴近群众,做出点成绩,改变所驻村庄的面貌。
    在初到湖头村的一星期时间,陈金辉从早到晚与村两委成员走访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拟订孤寡、残疾、特困、低保等人员的“两节”慰问计划,并积极联系民政、劳动、残联等部门落实慰问款物,由挂钩单位负责人及驻村领队带队共送去近1.2万元的慰问款物,并与村党员、老年人座谈,详细了解村建设情况及长期规划。短短时间内,湖头村的田埂、果林,他都已经走遍,因为其认为作为一村的“家长”,他得摸清“家庭”情况。
    “驻村不仅是人在这儿,心也要在这儿。”为了熟悉“家庭”情况,陈金辉驻村入户,经常与群众拉拉家常,摸摸村里的情况。不到三个月,村里的情况全印在了他的脑海中。“我们村有589户人家,总人口2498人,党员85名。”问湖头村有多少户多少人,几个村民小组,主要产业是什么,陈金辉都能随口道来。
    “阿辉认真倾听群众的心声,摸准群众的意愿,同时了解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样的驻村干部是我们需要的人。”湖头村主任翁炳钦由衷地说。
    2010年前的湖头村,老人们没有活动场所,陈金辉在村里经常看到老人聚在屋檐下或村道旁唠嗑。为了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陈金辉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建起了老人活动场所,并成立了老协会,组建老年人“十番八乐”团队及棋牌室。且在“重阳节”期间,组织村两委给340多名老年人送上慰问品。在采访期间,记者在村部门口看到几位老人在运动器材上锻炼身体,他们笑着说,阿辉上任后筹备资金,为村老年活动中心配上一批健身器材。从此,老人们不再只窝在家里看电视了,不再担心闲余时间没处可去了。
    陈金辉说:“驻村工作,就是多干实事多干好事,让群众感受党和政府带来的温暖。”2011年秋季,受“南玛都“影响,村里的林文锁、林群峰等几户人家,积水冲进他们的住房,家里的财产受淹。夜已深了,陈金辉打着手电筒、穿着雨衣与村两委来到这些村民家,与他们一起抢救财产……原来,由于濑榜路的建设,原有的防洪排涝设施被破坏,致使一旦暴雨天气,上游云峰、后塘村的积水全部流经湖头村,但因村里的排水沟断面狭窄,经常引起内涝,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经济发展,影响了村民的生活生产。为了解决村民反应强烈的民生问题,改变湖头村排洪不畅的状况,陈金辉下定决心,开展村里的排水沟建设——按照相关防洪及排涝标准,编制了总投资300多万元的《湖头村排水沟工程实施方案》。而为了筹集建设资金,他积极奔走,克服困难,通过群众集资、社会捐助、上级拨款等方式共投入资金60多万元,目前,已完成征地补偿款发放及分段工程招投标和开工建设。
    采访即将结束时,陈金辉带记者来到村排水沟旁,站在岸上,他充满感情地说:“挂职两年了,还有一年的时间,我还想为村民多做些事,譬如这排水沟扩宽后,村民们的生活环境将大大改善了……”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