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社会
探访浓厚“台湾味”的陈裕清故居
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交融相彰
【发布日期:2013-11-29】 【来源:】 【阅读:次】【作者:蔡建财】
    日前,莆田市新增4处全国文保、8处省级文保单位,而下亭陈氏民居即陈裕清故居成为新增8处省级文保单位之一,系涉台文物,“台湾味”比较浓,散发着莆仙古民居亘古的芬芳。
    陈裕清故居位于荔城区拱辰街道濠浦社区下亭顶码,毗邻荔园路,交通十分便捷。故居属于悬山顶二层土木结构,檐下雀替等建筑构件雕刻较精美,完整保留了清末民国初莆田民居的建造艺术和装饰艺术,堪称莆田民居传统风格从清末向民国传承演变的标本。
    故居门前溪流称作“卧鲤”,溪水潺潺,溪岸荔枝树遍植,与溪水相映成趣,“卧鲤”属于延寿溪支流。故居前一石桥名曰“团结桥”,团结桥头伴有一棵古榕。该古榕系陈裕清少时盆栽,后来移种桥头,小盆景可谓见证了陈裕清成长历程,古榕茂盛,树冠如同伞盖。陈裕清系陈春阳、陈春晖兄弟伯爷,故居旁现开设为陈氏雕塑工作室,这样,整座故居不仅有“小桥、流水、人家”自然生态景观,还有丰厚的人文内涵,江南水乡韵味凸显而出。
    值得一提的是,该故居曾经主人陈裕清系台湾政界、文化界、新闻界名人。陈裕清晚年致力于祖国的和平统一工作,1998年11月17日在美国纽约病逝,享年81岁。陈裕清曾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一生推崇孔子文化。陈春阳、陈春晖兄弟为了缅怀伯爷的崇文重教精神,特地在故居前摆放一尊自己精心创作的孔子雕塑像,为省级文保“陈裕清故居”增添一道独特人文景观。
    笔者在陈裕清故居看到,故居一层厅子已辟为陈裕清生平陈列室,陈列有陈裕清曾用过的眠床、笔筒、书篮等。故居的外墙莲花图案、八扇格扇门、吊筒、托木、柱础、雀替等古建构件活灵活现,置身其中,如同穿越时空隧道。
    故居二楼挂有一牌匾,匾上“陈裕清故居”字迹系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张克辉亲手题写。陈裕清在大陆故居得到保护,也引起台湾各界的关注。青年雕塑家陈春阳、陈春晖兄弟告诉笔者:“现今许多台湾同胞得知莆田陈裕清故居的所在后,慕名前来参观,每个月都会有几批台湾客人到来。”目前,陈氏兄弟正收集陈裕清遗物,打算把故居打造成为陈裕清纪念馆,与前来参观的台湾学术界、文化界的专家和艺术家进行深入交流,不断拉近两岸距离。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