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社会
一心为民办实事 赢得群众交口称赞
【发布日期:2014-02-17】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周晓露】
    “村支书这个官不大,但领着全村近4000号人,肩负着富民强村的重任,就得像老黄牛拉车那样,一年四季不松套,有多大劲就掏出多大劲。”荔城区黄石镇清后村党支部书记郑国水扎根村里默默奉献,他用自己的努力工作和真诚,推动了全村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他用开阔、敢于创新的思路带领群众逐步走向富裕,他用无私的情怀给每一名需要关心的群众带来了温暖和慰籍。近日,记者特地来到清后村,找到郑国水,对其进行深入采访。
    “一个村就像一只船,在发展的大潮中不进则退,不与时俱进就不能发展,所以要不断谋新事,创新业,把全村发展持续向前推进。”清后村水资源丰富,河系遍布全村,自郑国水当选村书记后,他带领组织对村里的水沟开展了“清水行动”,通过清淤、拓宽、保护等,打造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新农村新貌。“这段河道旁有良田100多亩,我们打算建成农业生态观光园。”郑国水告诉记者。
    自2012年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以来,郑国水共筹得资金近150万元,先后为村道硬化、路灯架设、卫生治理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建设,为了让村民有个休闲的去处,把原是村民倒生活垃圾的地方改建成文化广场,把原是臭水沟改建成喷泉池,此外还有机耕道改造、篮球场建设等许多公共设施。“我们清后村中有个‘后’字,但我们绝不落后,我们敢为天下先,特别是在郑书记的带领下,我们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们村现在可以跟城里相媲美。”村民周建武说,在建设过程中,郑书记的用心为群众做事,大家都看在眼里,所以大家也很信服他,纷纷出力出地,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我们不仅注重硬件建设,更注重文化等方面培养与建设,我们清后村一直以来文化底蕴厚重,华侨郑桂珠非常热心家乡的教育事业,带头捐资创办‘清江文学基金’、‘清江潮文学基金’,用于激励学子和为贫困学生完成学业。”采访中,郑国水如是说。
    据了解,郑国水经常为村里的大小事而奔波着,对此,家里人也多少有点意见。郑国水做人处事公平、公正,村民盖房子、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大家都乐意找郑国水来帮忙。一些长达10多年不能解决的难题,在他的协调下,也都很快得到解决。每天他平均要接待群众达5人以上,留给家里人的时间少之又少。
    郑国水,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他从来不会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漂亮语言。但他无私奉献、一心为民,在清后这个偏僻的乡村里默默无闻地耕耘着,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润物无声地落实到每一项具体的工作中去。“胸怀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当了书记后,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大了,当好村干部,也是体现一个人人生存在的价值,能够为村民更好服务,带领大家共同致富,与大家成为朋友,这是我最高兴的事。”郑国水说。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